今天我读到了一个关于战国大臣触龙的故事:
在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交战,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却一定要拿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才肯出兵救援。执政的赵太后十分溺爱这个小儿子,一口回绝了齐国的这一要求。许多大臣出言进谏,赵太后也不为所动。
老臣触龙另辟蹊径,没有直接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入手,而是先关切地询问太后的起居饮食,解除太后的戒心;然后为自己的小儿子向太后讨要官职,顺理成章地与太后谈论起谁更疼爱幼子的问题;最后从长安君的利益角度入手,指出“如果爱孩子就应该为他的未来考虑”,赵太后现在把长安君捧得这么高,却不给他为国立功的机会,一旦赵太后去世,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足呢?
赵太后被触龙的话语打动,赵国的燃眉之急也因此得到了解决。
通过阅读,我想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和学习:
首先,换位思考,与人建立感情共鸣。
触龙能从赵太后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不让赵太后反感,让其对他持中立态度。
其次,他逻辑思维清晰,说话有条理。
触龙能将赵太后的思绪渐渐地引入事情的重点,让其了解自己在说什么。为下面的进一步劝说做好铺垫。
最后,明确利益,让对方明白做事的意义
触龙明确做这件事情的利益,让赵太后明白:如果不让赵太子当人质,赵太子就会失去展现自己聪明才智和历练的机会,难以服众。
触龙最终以自己的雄辩之才劝服成功,赵太后同意送赵太子做人质。
从整个故事情节来看,赵国大臣触龙不但具有优秀的沟通表达能力,还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这是自己应该学习和借鉴的。还要学习其换位思考,情感共鸣、逻辑思维缜密、从对方利益出发与人沟通的能力。相信通过努力,自己的沟通能力会越来越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