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习惯,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昨天看到俞敏洪老师的一个视频--
人生底层逻辑,先有习惯才有人生,深以为然。
我在今年养成的最好,同时也能终身受益的习惯就是每日阅读。
这几天也在通过直播跟大家共读稻盛和夫的《活法》一书。
读书一直以来都是我很热爱的一件事。
每次读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给自己的大脑和内心不断地补充养分。
然而,以前读书都是有时间想起来了就读一读。
一年的时间能读完10本书就算不错了。
甚至多部分都是在上下班的路上读的,没有养成每日持续阅读的习惯。
今年为了保持阅读的习惯,特意在床头放四五本书,每天睡前读一点。
每周末我也会选一天的时间,去书店。
在书店选两本想看的书,花一整天的时间坐在书店里读完再回家。
同时也在微信读书的书架上放了好多本想看的书,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时间,随手打开一本来看。
我能坚持日更这么多天,很多的能量也都来自于阅读。
//////////
以前我对书的认知比较浅。
总觉得我们读书都会读跟自己专业或者工作相关的书,很少读那些无用的书。
也因为以前读书比较杂,没什么体系。
今年由于我自己想在修身、修心上多下点功夫,因而多读心理学、个人成长、思维认知类的书籍。
那为什么我会觉得修身和修心很重要,要多读这方面的书。
最开始我只是想让自己对自身有更多的认知,能静下来、有耐心地去做一些事情,同时也让自己的情绪更平和,不再那么急躁。
一段时间后,我又意识到我们从事的行业、工作属性、要做的事情可能会有变化。
但不变的唯有我们自己。
就像俞敏洪老师所说的--
我们自己才是改变一切的核心力量。
我们自己有怎样的状态、遵循什么样的价值观,相信什么,是否有耐心、是否有勇气、是否相信自己,是否具有安全型的自尊,是否具有积极、努力、勤奋向上的个性和习惯,这些是支撑整个人生最底层的系统。
正如《论语》所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
简而言之,就是读这一类的书,并不是教会我们如何去做某一类具体的事情。
而是更深刻地认知自我、认知世界、认识生命。
我们读了这些书,接收了这些思想,看待自身、看待他人、看待生命也会不再那么短视和浅薄。
人也会变得更加谦逊、平和和稳重。
如果多加练习,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就能更加地有耐心和静下来去做到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觉得阅读的习惯很重要。
正如我在这个视频里谈到的:一个人是ta读过的所有书的总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