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557467/ce85c3fe561de441.jpg)
元宵节(灯节),中国的情人节
汉语飘香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佳节,又叫上元节。这天晚上除了吃元宵(汤圆)之外,最热闹的就是张灯结彩,猜射灯谜活动,所以又叫灯节。其实,这一天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关于元宵节张灯习俗,民间传说多种。有的说上古时人与凶禽猛兽交战,打死了一只神鹅,惹怒了玉帝,传旨正月十五前后焚化人间人畜,替神鹅报仇。消息被一个善良的丫鬟偷偷的报信给人间后,人们想出张灯结彩燃放火花的办法,玉帝以为真的给神鹅报仇了,人间躲过了一次灭顶之灾。以后慢慢的变成了节俗。有的说汉武帝时宫女思念父母无法回家,想寻短见,东方朔编造谎言说玉帝要派火神正月十五晚上火烧长安,引起恐慌,借机向武帝献策,满城张灯结彩,仿佛满城大火,骗过玉帝和火神君。汉武帝果然中计,宫女趁赏灯之际与父母相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9557467/71c6bdecc901342b.jpg)
以上只是传说,不足为凭。比较可信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东汉明帝时倡行佛法,下令元宵节点灯敬佛,开了元宵节放灯的先例。一种是源于古时农家“照田蚕”风俗,就是元宵节之夜在长竿上挂一盏灯插在田间,观察火色预测水旱情况,以期丰年。后来制作彩灯,演变成为闹花灯的娱乐活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9557467/c203a5de11108548.jpg)
元宵节在隋代得到发展,隋炀帝有“灯树插光照,花焰七支开”的诗句。唐玄宗时在长安城内开灯市,改一夜为三夜。北宋时延长到五夜。此时出现了张灯悬谜供人猜射的灯谜。明太祖朱元璋把张灯延长到十夜,从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七,成为中国最长的灯节。
![](https://img.haomeiwen.com/i9557467/fc568c1e0b8bd23b.jpg)
欧阳修在《生查子 元夕》中这样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毋庸置疑,这是在描写元宵节这天晚上主人公思念去年的恋人,情深意切,这是记载或者描述滚滚红尘狂欢夜中的一角,描绘一颗缠绵思念的心灵。苏味道说“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辛弃疾说“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柳亚子说“火树银花不夜天”,这无疑就是狂欢节了。所以在元宵节这天,那时的女孩子可以说是比较解放和放松的,“人约黄昏后”,寻找自己的心上人是可能的。而元宵节这种约会机会在封建社会应该是最佳机会,因为这一天举国开禁,女孩子追求爱情在这个日子受到了不言而喻的鼓励。古代一些爱情戏剧故事选取的时间点大都是在灯节,所以普遍认为元宵节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情人节。有人说另外一个可以认为是古代中国情人节的节日,应该是“上巳节”,以后再叙。
![](https://img.haomeiwen.com/i9557467/630ce2e6f22fc107.jpg)
网友评论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在,灯火阑珊处。
好一个灯火辉煌,歌舞腾欢,繁花热闹的元宵之夜!
没有大师的指点,哪来这美好的回忆?
传统文化五千年,方块字灵暖心贴。
佳词美句喻满书,教人做事育亲切。
黄河泰山作精神,中华儿女坚骨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