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作者罗伯特·赖特,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全球百味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曾入围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类,主要作品有《道德动物》,《神的演化》等。本书以进化心理学角度,从哲学到科学细致地阐述人的认知误区,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看清事物的真相,认识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两种人生选择,它们是对欲望带来的幸福感预期过高,人类易陷入快乐易逝的循环窘境。快感易逝的原因,是自然为了基因延续的自然选择的“设计”。我们在种种情况中,被幻想束缚,从而呈现出了相应的状况。
为什么我们会感觉成为幻觉,当某些感觉从前是真的,但现在不适用的“滞后性”,还有为避开危险的误报,例如将蜥蜴看成蛇的恐惧的感觉“假”的情况。同时其判断标准是看它是否对你有利。持续专注于呼吸的正定冥想,减少负面感觉对自己的控制和更好体会美,通过用心体察感受来进行正念冥想。开悟则是要摆脱使人痛苦的两种幻觉,即“内在幻觉”和“外在幻觉”,即事物掌控力认知上的幻觉,和能力和品德认知上的幻觉。
在调整自己的过程中,认识到所谓的“无我”中五蕴构成人类和人类体验,包括:眼耳等感觉器官的“色蕴”,基本感觉的“受蕴”,复杂情绪和思想的想蕴,可辨识的景象或声音的行蕴。佛陀认为,人无法完全掌握五芸,而是非我。控制人生的大脑模块,有两种自我幻觉,即“事物掌控力认知上的幻觉”和“能力和品德认知上”的幻觉。以及有一定独立性的七大脑模块,有时会争夺主导权,但我们可通过正念审视欲望提高自控力。
人痛苦的根源是对与愉悦渴望的贪,对不悦厌恶的嗔,贪爱憎恨的痴。看似有形的事物本质是人赋予事物内在本质的倾向。当某种因造成某种果,了解“平和,自由,觉醒”的涅槃,这些内容被意识到后,我们才真正了解无聊,没有一个本质叫无聊,且没有一个本质叫有趣,当在无聊中发现有趣的感觉,你的内心就发生了有趣的反应,从平凡中洞见有趣和新奇。
作者在书中,由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人的认知误区,要看清楚事情真相,关掉曾经的默认模式,用平静的激情,尽可能的掌握自己,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