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读书好书推荐
来啊,快活呀,反正有大把知识!——记《跃迁》

来啊,快活呀,反正有大把知识!——记《跃迁》

作者: 精时力崔律 | 来源:发表于2017-09-26 23:01 被阅读299次

    最近在拜读古典老师的新书《跃迁》。不知为何,想起了一只90后安利给我了一首歌曲《痒》,高潮部分的歌词是这样的:

    来啊 快活啊 反正有大把时光
    来啊 爱情啊 反正有大把愚妄
    来啊 流浪啊 反正有大把方向
    来啊 造作啊 反正有大把风光
    啊~~ 痒

    (歌词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跃迁》.jpg

    书中讲到了一二三四手知识:

    知识的源头是站在人类认知边缘,研究思考和验证的人。
    他们的—些新鲜的思考,在脑子里笔记本上,还未进行详细加工,但是新鲜热辣。
    一些知识经过系统化,成为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或者圈内人互相讨论的内容。

    • 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 行业大牛的最新沟通和思考,通过谈话获得

    二手知识含金量很高,忠实转述,但是有清晰的论据和出处。

    • 名校的教科书,MOOC(慕课)里推荐的—手材料,维基百科;
    • 中立第三方的行业调查报告;
    • 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比如《国富论》《穷查理宝典》《决策与判断》等;
    • 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牛推荐的书单、豆列公众号发的文章。

    三手知识是畅销书,这些文字已经被改成公众可以理解、方便传播的文字,但是因为大众的认知能力较低,所以加入了大量的案例、故事以及不精确的概念。

    四手知识是你常看到的:根据这些畅销书和理论,大部分人写了很多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加入了太多个人故事(比如,《我是如何一个小时挣到200万的?》)或者情绪因素(比如,《看懂这个不转就不是中国人》。讲一个观点,灌你无数“鸡精”。大部分公众号、头条都属于此类。

    所以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最好的方式是辨别—二三四手信息:走向知识的源头,并与那些人站在一起。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创造知识的人。

    ——摘自《跃迁》

    刚读完的时候,我觉得古典老师说的特别对!

    一转念,觉得似乎古典老师说的一般对!

    再一琢磨,觉得似乎古典老师说的不那么对!

    天哪,在成长领域内,我只喜欢并欣赏两位老师,第一位自然是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第二位便是古典老师啦~~

    这可咋办?!到底对与不对呢?哪里出现问题呢?

    很多时候,在大脑中想不清楚的事,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能帮我们梳理思路。所以,我顺着思路,码出来,和大家讨论下。

    第一层思考:的确有一二三四手知识

    作为常年与书籍为伴的人,对于一二三四手知识还真是多有体会。举个栗子:

    在时间管理领域,有个原则:每天要做最重要的事。有人称之为“吃青蛙”。

    这个理念是20多年前一位美国人提出的,可我是从很多时间管理的文章、国内"IP"们的书籍、课程才了解到的。然而作为三手、四手知识,“什么是青蛙”“如何吃青蛙”……这些知识点讲解的并不透彻,甚至说一知半解。

    可原著是一本老书,市面上已无销售。直至这个月,《吃掉那只青蛙》第3版新上市,我才终于得见原著。

    按照古典老师的分类,这本书应该算第二手知识,第一手知识恐怕应该是作者本人发表的论文,或者在谈话中的提到的“青蛙”吧(如果有的话)。

    从这个栗子讲,古典老师划分的一二三四手知识的标准,挺有道理。

    但是!我觉得这里个误区:
    我觉得并非只有一二手知识才有用,三四手知识一无是处——三四手知识可能有失偏颇,但是它让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新概念,然后我们才得以顺藤摸瓜去找一二手知识。

    所以,正确姿势是:不要止步于三四手知识,真正想学的话,顺藤摸瓜去找一二手知识吧!

    第二层思考:区分一二三四手知识的标准是出版形式吗?

    看原文,古典老师的划分标准似乎按出版方式论。比如,

    一手知识是论文和不成体系的谈话。
    二手知识是权威书等,如名校教科书
    三手知识是畅销书
    四手知识是公号文章

    首先,这个划分标准中,二手、三手标准有交叉。比如,

    权威也可能是畅销书,
    反过来,畅销书里也有权威书籍。

    具体再看定义,其实二手、三手的真正区别不在于出版形式,而在于:

    二手的含金量高;
    三手的加入了大量的案例、故事。

    进一步而言,从逻辑上看:

    二手知识含金量高(是指案例少?),所以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
    三手知识因大众的认知能力较低,已被改成公众可以理解、方便传播的文字。

    所以,准确的说,二三手知识并非由于知识的不同,而应是由于受众的不同。

    **对于认知程度高的人,看二手知识;

    对认知程度低的大众人,看三手知识。**

    说到这里,我有两个疑问:

    1、二手知识为什么就不能写的通俗易懂呢?!
    老话讲:深入浅出。凡是知识,教给别人的时候,都应该是以对方能听懂为目的。

    以逻辑学为例,不论是再简单的逻辑学科普书籍,用词用语都偏学术,特别拗口,又脱离日常生活,自然很多人都看不懂。
    如果在书中加入些故事和栗子,将逻辑学真正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岂不是就有更多的人能学到逻辑学了吗?

    ——所以,“因为难懂所以才是二手知识,因为易懂所以便是三手知识”这种划分标准有点过于简单。

    2、按照上面的逻辑,牛人们看二手知识,普通人看三手知识,又有什么问题吗?
    呃……似乎并没有问题呀。因为二手知识晦涩难懂,只有学霸们才能看明白,就算让普通人看也看不懂呀?

    那三手知识真正的缺陷在哪里呢?
    我觉得按古典老师的解释,不在于三手知识中加入了故事和栗子,而应在于最后一点:“加入了不精确的概念”。

    加入故事、案例,帮助普通人理解,我觉得这事特别好,做到深入浅出。可浅出要做到的是忠实原知识点,不能歪曲。这点,很多转述者做不到。

    综上,三手知识并非全部有害,三手知识最害人的地方在于:扭曲了原本的知识点。例如,将“刻意练习”说成“1万小时定律”,便是个典型栗子。

    第三层思考:和知识的源头的人站在一起,你也能成为知识源头吗?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三手知识的弊端。

    接下来,分析下四手知识的害处。

    看原文对四手知识的形容:

    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加入了太多个人故事(比如,《我是如何一个小时挣到200万的?》)或者情绪因素(比如,《看懂这个不转就不是中国人》。讲一个观点,灌你无数“鸡精”。

    识别四手知识的要点是什么呢?——带有大量的“情绪因素”。(想想那些10万+的文章吧)

    我们学的知识,可以提升认知,也可以通过实践创造价值。

    可裹有情绪因素的文章,能带给我们什么呢?——让我们在情感上觉得很“爽”,很快活!

    写到这里,终于点题了:来啊,快活呀,反正有大把四手知识!

    我们该怎么做?

    原文中,古典老师教我们识别了一二三四手知识之后,教我们这样做:

    走向知识的源头,并与那些人站在一起。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创造知识的人。

    看到这里,我不禁产生了疑惑——按照前面的逻辑:

    • 普通人之所以看四手知识,因为觉得很爽!
    • 大众之所以看三手知识,因为认知水平低,读不懂二手知识!
    • 如果你是学霸和牛人,大多已经和一手二手为伴!

    于是,问题又来了:

    “要与知识源头的人站在一起的人”指的是普通人、大众人呢?还是牛人呢?
    普通人、大众人即使站在一起,也理解不了。估计多半鸡同鸭讲。
    牛人已经和知识源头的人在一起啦……

    综上所述,我觉得,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可以这样来使用古典老师提出的一二三四手知识:

    1、识别你现在是看几手知识的人?
    2、努力去提升你的认知水平。
    3、对于普通人而言:不要停滞不前,要去跨越,从看四手升为看三手,从看三手升级为看两手。对于学霸和牛人而言,看到三四手知识后,顺藤摸瓜,去找一二手知识来学习。
    4、终极目标:从看两手升为站在一手人的旁边。
    5、最终极目标:你成为一手知识的创造者。

    我的友情提示:即使你成为一手知识的创造者,在普及时也要深入浅出,增加(精确的)故事和案例,帮助更多的普通人来理解你的知识哟!

    从这个角度说,拆书家真是了不起的人!他们既忠实了重述原文知识,又增加了各种生活案例,最后带领大家去实践和使用这个知识,真是了不起的学习促进者!!!

    【后记】

    现在是晚上22:45,我从21:45分开始写这篇文章,没有打过草稿,没有规划过思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不知大家如何看待一二三四手知识呢?欢迎大家各种留言,多交流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来啊,快活呀,反正有大把知识!——记《跃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ae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