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 系统思考与我们
第四章 系统的六大障碍
我们认为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只是一个模型。虽然我们的模型确实与现实世界高度一致,但远未达到能完整地代表真实世界的程度。
我们需要保持多方面的均衡:一方面,对于世界是如何运作的,我们确实有很多了解,但另一方面,这还远远不够;一方面,我们的知识储备令人惊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如此无知;一方面,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认知,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为什么动态系统的行为经常出人意料。换句话说,我们将从侧面解释,为什么心智模式不能很好地考虑到现实世界中的“并发症”,以及从系统的角度可以发现哪些问题。
别被表象所迷惑
各种各样的事件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也时常让我们感到惊讶,因为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几乎没有预见性,也不能揭示其内在的原因。就像冰山浮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一样,事件只是一个更为巨大的复杂系统中为人可见的一小部分,但往往不是最主要的。
系统的行为就是它的表现或绩效水平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有可能增长、停滞、衰退、振荡、随机或进化。当遇到一个问题时,善于进行系统思考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数据,了解系统的历史情况以及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这是因为,系统行为的长期趋势为我们理解潜在的系统结构提供了线索,而系统结构又是理解系统会发生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这些事情的关键,让我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系统结构是各种存量、流量和反馈回路的相互关联与作用。
系统结构是行为的根源,而系统行为体现为随时间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系统思考需要反复审视结构和行为,善于系统思考的人会将二者联系起来,理解事件、行为以及结构之间的关系。
在任何一个流量与其他流量之间都没有稳定的关系。流量有大有小、有开有关,存在各种组合,受存量而非其他流量的影响。
我们太沉迷于系统产生出来的事件,却很少关注系统行为的历史,也不善于从后者中发现线索,去揭示潜在的系统结构。要知道,系统结构才是系统行为与事件产生和演进的根源所在。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
在系统中,如果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就可以用一条直线来表述,它们之间有着固定的比例。
非线性关系是因与果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二者的关系只能用曲线或不规则的线来表示,不能用直线。
世界上到处都是非线性关系。
理解非线性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因为它们有悖于我们对行动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正常预期,更重要的是,它们改变了反馈回路的相对力量对比,有可能使系统从一种行为模式跳转到另外一种。
系统中的很多关系是非线性的,它们的相对优势变化与存量的变化是不成比例的。反馈系统中的非线性关系导致不同回路之间主导地位的转换,也相应地引起系统行为的复杂变化。
恰当地划定边界
云表示的是流量的源头和终点。它们是一些存量,是流量的来源和去处,但是为了便于讨论,我们暂时对其进行了简化和忽略。它们标记着系统图的边界,但很少是系统真正的边界,因为系统很少有真正的边界。所谓的边界,只是人为的区分,是人们出于观察、思考、理解、表达、交流等方面的需要,而在心理上设定的或社会上一般公认的虚拟边界。
系统最大的复杂性也确实出现于边界上。恰恰是边界上的无序、混杂,成为了多样化和创造力的根源所在。
究竟要不要考虑各种流量的所有环节,从矿山到垃圾填埋场,或者叫“从摇篮到坟墓”,这主要取决于谁想知道什么,出于何种目的,以及在多长的时间范围考虑问题。从长期来看,完整地考虑流量的各个环节是很重要的;同时,随着实体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生态足迹”不断扩大,“长期”也正在不断向我们靠近,成为“短期”。
每一件事物都来自他处,每一件事物都走向他处,所有的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个模型都必须包含所有的关联,直到囊括了整个星球。在建模时,云是模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建模本身就是一个形而上的过程,必须合理地划分边界。因此,如果我们试着去理解某一件事,就必须将其简化,这就意味着设定边界。
对于系统思考者来说,认识和把握系统的边界是一个很难的课题,因为在系统中,并不存在一个明确、清晰划定的边界,而是要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去划定。边界划定不当,很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不存在孤立的系统。如何划定系统的边界,取决于你的分析目的,也就是我们想问的问题。
理想情况下,对于每一个新问题,我们都应该在头脑中为其划定一个合适的边界。但是,我们往往很难保持这样的灵活性。一旦我们在头脑中划定了一些边界,它们就会逐渐变得根深蒂固,甚至理所当然。
正确划定系统边界
从某种程度上看,划定系统的边界需要较高的艺术性。请记住:边界是我们自己划定的,对于新的问题,出于不同的目的,可能需要并且应该对其进行重新考虑。事实上,在面对每一个新任务时,都应该忘掉在上一次任务中行之有效的边界划分;而针对当前问题的需要,应创造性地划定最合适的边界。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看清各种限制因素
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对于系统来说,最重要的一项输入是限制或约束力度最大的那个因素。
你不仅需要知道有哪些限制因素,它们中的哪个或哪些起着主要作用,而且需要认识到,如果增长变缓或者约束变强,就说明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素正在发生改变。当一种因素的制约被解除了,成长就开始启动,而成长本身会改变各种限制因素之间的强弱对比,因此,相对最为稀缺的一种因素开始逐渐发挥作用。这时候,成长就会减缓或陷入停滞。要将注意力从相对丰富的资源(制约力没有那么强)转移到潜在的下一个最主要的限制因素,需要对成长过程的真正理解,并具备有效把控的能力。
任何一个有着多重输入和输出的物质实体,包括人口、作物生长、生产过程、经济发展等,都受到多重限制因素的制约。随着系统的发展,系统自身会影响和改变各种限制因素,也在这一过程中实时地受到各种限制因素的影响。系统与其限制环境之间构成了一个相互进化的动态系统。
任何成长都存在限制,有些限制是自发的;而有些则是系统施加的。从根本上讲,关键不是追求持续成长,而是选择在哪些因素的限制之下维持生存。
成长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限制,其中有些限制是自发的,而有些则是系统施加的。没有任何物质实体可以永远成长。
无所不在的时间延迟
在系统中,时间延迟比比皆是。
一项延迟是否显著取决于你试图理解的频率处于哪一档。
改变延迟的长短可以彻底地改变系统行为,同时,延迟也常常作为敏感的政策杠杆点。这是因为,如果系统中的一个决策点对某一些信息存在反馈延迟,使反馈延迟更长或更短一些,决策就可能偏离目标,从而导致人们为达到目标而采取了更多或更少的行动。同时,如果采取行动太快,则可能因过度反应而放大短期的波动,产生不必要的振荡。时间延迟决定了系统的反应速度有多快,达到目标的准确性,以及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矫枉过正、振荡和崩溃也经常是由时间延迟所引起的。
当在反馈回路中存在较长的时间延迟时,具备一定的预见性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预见性,等到一个问题已经很明显了才采取行动,将会错过解决问题的重要时机。
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意味着,人们会基于其掌握的信息制定理性的决策,但是由于人们掌握的信息通常是有限的、不完整的,尤其是对于系统中相隔较远或不熟悉的部分,由此导致他们的决策往往并非整体最优。
即使为了最优化自己个体的利益,我们有时也不能做出完全正确的决策,更别提系统整体的利益了。
要想改变行为,首先要跳出你所在系统中固有的位置,抛弃当时观察到的有限的信息,力求看到系统整体的状况。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可以重构信息流、目标、激励或限制因素,从而使分割的、有限的、理性的行动累加起来,产生每个人都期盼的结果。
尽管存在有限理性,只要系统的结构设计得很精致,仍然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出合适的反馈,维持着适当的功能。
系统中每个角色的有限理性可能无法产生促进系统整体福利的决策。
受到信息、动机、抑制因素、目标、压力以及对其他角色的限制等因素影响,系统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存在有限理性,这可能会产生促进系统整体福利的决策。如果不能,即使在同一个系统中放进新的角色,也不会改善系统的表现。要想有所变化,就必须对系统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改进信息、动机、抑制因素、目标、压力以及对某些特定角色的限制等。
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