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光美文(简书精品集)
历史的改写,有时只在于一念之差

历史的改写,有时只在于一念之差

作者: 茉莉花微开 | 来源:发表于2021-01-04 22:58 被阅读0次

    以前,读辛弃疾的《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记得其中有一句“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

    这个下棋的典故说的是:谢安在担任晋国宰相时,曾派弟弟谢石和侄儿谢玄,以仅五万的兵力,去抵抗前秦的百万雄师,结果出人意料的获得了胜利。

    当这一捷报传来时,谢安正和别人下棋,面无喜色,下棋如故。别人忍不住问他战况时,他才淡淡地答了一句:“小儿辈遂以破贼”。

    每当读到这里时,便对谢安的沉着与矜持膜拜不止。然而,战局果真在他的掌控之中吗?

    读了《中国人史纲》才知道,其实,谢安的内心并非是淡定的,因为,淝水之战,晋朝之所以能取得胜利,纯属侥幸。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一历史事件:

    当时,前秦帝国的掌舵者苻坚,他的内心,怀着一统全国的强烈愿望,所以,意图吞并晋国。他派弟弟苻融率骑兵25万作为先锋,自己也亲自上阵,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总共112万人马。

    大军挺进的消息传到晋国首都健康。晋国上下,当然是吓得魂飞魄散。举全国之兵力,总共也只有5万人马,即使应战,无异于以鸡蛋碰石头。

    晋国的灵魂人物谢安,更是坐立不安。面对部下的请示,只能躲避。实在逃不过去了,便佯称早有准备。此举无异于将头埋进沙子的鸵鸟,不敢正视现实。

    他的弟弟谢石和侄儿谢玄,身为大将,无法得到明确的指示,也只能硬着头皮上阵应战。

    敌强我弱的形势一览无遗。要命的是,粮道也被敌人切断。传令兵又不幸又被前秦擒获。战争的结局,似乎是毫无悬念的。

    苻融认为这是个大好时机,必须立即行动,摧毁对方主力。于是传信给苻坚。但当时苻坚的大部队距离此地尚有170公里。为了不贻误战机,苻坚亲率八千骑兵昼夜奔驰,赶来与弟弟会合。

    此时,苻坚犯了一个错误,他派以前从晋国招降来的朱序去游说。不料,朱序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偷偷地告诉谢石,目前,对方仅有20万人马,应趁他们集结完毕之前,一鼓作气,击败对方的先头部队。否则,战机稍纵即逝,将永无翻身之日了。

    谢石别无选择,只能孤注一掷。看到敌人在淝水对岸构筑工事,他故意说:“你们既然要攻打,隔岸相峙有什么意思呢,不如你们稍往后退,让我们渡过河来,正面决战吧。”

    什么,居然有弱者主动求打的?苻坚听了,估计都要笑掉大牙。他同意了对方的请求,暗想,等他们半渡时,立马进行铁骑冲击,定能将其一举歼灭。

    孰料,前秦将士一后退,场面完全不在掌控之中了。你动我也动,二十多万人马刹那间如山崩地裂,缺乏一位擅长指挥的将领,乱哄哄的,瞬间失去了控制。

    谢石部队趁机攻击。而苻融见势不妙,绕场察看,意欲阻止军队后退。不料,战马忽然倒地,竟被乱兵践踏而死。

    混在前秦军中的朱序,趁机大呼:“秦兵大败了”。更让不明就里的兵士们乱作一团,拼命逃跑。

    于是,晋兵几乎是不战而胜。这一幕简直是戏剧性的变化。而谢安又怎能料到,自己的国家竟能在如此的困境之下,获得不可思议的翻盘呢?

    历史的改写,往往只在一瞬间。领头羊的一念之差,竟能让自己的团队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的改写,有时只在于一念之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bb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