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准备下周的发表文。主要资料是三部短篇小说,一部长篇小说和三篇论文。我有几点疑问,仍然理不清思路。为此,先简单介绍一下其中两部短篇小说的内容。
有一部短篇小说是书信体小说,内容是女主人公给爱人的信。爱人是有妇之夫,他们约定私奔。女主人公回到自己的故乡,想起儿时的几个片段,改变了注意。小时候女主人公的爸爸就有外遇,妈妈离家出走,那个女人到他们家住了十多天。
小小的女主人公竟然对那个女人有了感情上的亲近感,只因她“叫了她的名字”(让她成为她自己),她希望长大后成为像她一样的人。但另一方面,她是伤害妈妈的人,所以女主人公很矛盾。
最后那个女人还是没能忍住女主人公哥哥的冷待,离开了他们家,妈妈也就回来了。女主人公由此想到自己也是破坏别人家庭,带给别人伤害的人。她爱上他,也是因为他“认出了她”。
最终女主人公放弃私奔,给爱人家里打电话的时候,是爱人的妻子接听了电话,叫女儿去喊爸爸。女主人公挂断电话,知道了爱人女儿的名字。
韩国的90年代,女性文学一改80年代民主化运动思潮的表达,转向了女性的内心,开始关注女性的身边事。女性意识的觉醒,从她们想成为完整的自我出发,勇敢表达欲望。
还有一部短篇小说,描写了一个表面上性开放的女主人公。她是自由撰稿人,据传言,她正在写《性语录》,就是记录男人们在和她睡的时候说的话。
女主人公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养过一只狗,她非常爱那只狗,但有一天狗误食了老鼠药,口吐白沫死掉了。她不但没有流泪,还踢了一脚死狗。家人都说她狠心。
还有一次她爱不释手的钢笔掉进厕所,她把手伸进粪池,把笔捡了出来,之后又狠狠扔掉,用沾满粪便的那只手。她戒烟是因为无法忍受想找烟时却找不到的感受。试想大半夜,跑了三个自动贩卖机,都没买到烟的时候该多么崩溃。
所以她说她的自由性行为,是为了可以从“没有性关系”自由。她不想被任何事情束缚。她的小说里描写有两个恋人的女性。最后小说男主角嫉妒地问起《性语录》时,女主人公丢给他钱。看着发蒙的男主人公,女主人公说“当是买春了,如果不愿意收钱,那就当是性暴力吧”,就走掉了。
就是这样两部小说,让我产生几点疑问。首先,为什么女性意识的觉醒,即女人找到真正的自我,都一定要和“性”联系在一起?
其次,这种寻找自我的方式,如果破坏了社会的伦理道德,那么是不是一种错误的方式?第一部小说里女主人公最后放弃私奔,不能说她自我意识觉醒失败了吧?
第一个疑问,或许可以做出单纯的回答。因为男女的差别就在于此,而从古至今,女性在性方面就是被压迫者,是物化的对象。
而第二个问题,破坏一个家庭是违背伦理道德话,那么一夫一妻制是不是科学的?从进化论角度,农耕文明对体力要求比较高,男性的优势体现出来,所以掌握社会权利与资源。但进入工业时代,男性的优势逐渐不明显,女性地位开始崛起。
一夫一妻制度也不是开始就有的,人类社会经历了群婚,对偶婚,个体婚。所以目前的婚姻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还会继续变化。所以伦理道德的标准要在相应的社会背景下论。
另外,爱情从来都不是一个定项,至今可能没办法用一个科学的尺度来定义爱情的时限。以这种可以有万千形式,千变万化的不固定事物,来评判伦理,乃至人的欲望,又将它和自我意识联系起来,是不是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女性欲望也同爱情一样,是不能量化的。女性欲望和女性觉醒之间没有固定的标准关系。可以说女性欲望的表达,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一种方式,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特定的模式,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我还是很乱,以上的话似乎也没有讲得很清楚。我只是隐约感觉,在讨论女性意识觉醒,和自身份确立时,好像用不同层面的概念来制定标准。
我到底该怎样理解,怎样分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