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管理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管理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 橙子LifeX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08:02 被阅读60次

    时间可贵,但是如果有了时间,没有足够的注意力,或者精力的话,时间就并没有被很好的利用,也就是说,时间其实是为了注意力而服务的。所以,人每一天最可贵的,并不是时间本身,而是精力和能量,保持充沛的精力,是高效的前提。

    在得到上听了张遇生的“怎样成为精力管理的高手”,他有一套自己的体系,其实这些相关的内容,大体相同,之前也读到过许多对于情绪管理,目标设计和意志力管理的内容,但并未有机会去形成体系,张遇生的专栏中,提出了一套“金字塔模型”,把精力管理简明扼要的做了概括,借这个机会,也用这个模型,整理一下自己的心得。

    金字塔模型分为四层,从下到上分别是:体能、情绪、注意力和意义感。

    这里出现了一个概念的重复,就是我在讨论注意力管理的时候,在模型中出现了注意力本身,这是不是因为对于注意力的理解有所不同?我觉得并不是,这个模型,在我看来,虽然意义感处于整个金字塔模型的顶层,但是我以为整个金字塔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注意力更加稳固,且有更加有预期的成长空间。

    为什么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模型?显然,既然我们说的是注意力管理,那么这跟一个人身体状态就会息息相关,身体欠佳的人,注意力也是无法集中的,保持旺盛精力的前提是保持身体机能的健康。而身体之上,则是对于自我情绪的把控。人是比较容易受到情绪控制的,我本人最容易出现的一个情况是偶尔当一些让人心情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会一直处于一种消极的情绪中,进而消耗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这对解决问题并没有任何帮助,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反而更加懊悔,情绪更加消极,进而恶性循环。所以有一个好的情绪,也是管理注意力的前提。在顶层的使命感或者意义感,一个bigger than yourself 的东西能够激发出一个人的潜能,让前进的过程中更加有动力,更能够跳出现有的框架去审视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给自己一个理由,也进而帮助控制自己的情绪。

    那么,对于每一层我们能做的都有什么呢?

    体能

    这一项,我觉得是最能够指导时常,也是最世俗的一部分了。

    1. 健身。跑步也好,力量练习也好,足够的运动让自己的身体机能保持活跃,才能够激发自己的战斗状态,让自己有能力保持更长时间的注意力。这方面,我之前一直在跑步,只是跑过了马拉松之后频次直线下降,惭愧惭愧。无论如何,还是应该去坚持运动的,哪怕不跑步,也应该有一定的运动练习。
    2. 足够的睡眠。这一条对我特别管用,当我缺觉的时候,我的表现会相差很多。
    3. 健康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蛋白质。我已经足够有节制了,继续坚持。

    情绪

    情绪管理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这一点在我看来也正是最具挑战的地方,之前有一些方法对我来说确实有用,值得整理和记录。

    大脑中的理性和感性经常会抢夺控制权,就目前的科学研究来说,有一个共识是,二者一定程度上是相斥的。就是说,如果感性情绪强烈的时候,去调动理性的大脑,会有助于控制情绪,因为理性越强,感性越弱。比如在悲伤的情绪蔓延的时候,做一些数学题,或者更简单的,开始数数字,都会一定程度上的缓解情绪。目前我所知道的所有的管理情绪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利用这样的逻辑,通过各种方式来调动自己的理性进而抑制感性,或者让自己的理性脑更强大。

    1. 冥想。花15分钟的时间关注于自己的呼吸。这个方法确实有用,做完了之后精神气爽,有种关机重启的感觉。缺点是,我经常会在这个过程中睡着,不过既然睡着了,说明确实需要休息,小憩15分钟,效果也同样可靠。
    2. 运动。对,运动其实有助于切换状态。换上运动服,进入比赛状态的时候,整个人跳出了生活中的周而复始,这本身就给了自己一个明确的暗示,另外,运动也会分泌让人兴奋和开心的一些激素。
    3. 去社交场合,不要一个人待着。人总是有表现型人格的一面,在社交场所中,我们会习惯性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相反,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情绪容易蔓延和失控。
    4. 情绪标签(mental noting)。意识到产生的情绪,并主动给自己的情绪打上标签,比如"难过"、“焦虑”等等,或者给自己的负面情绪起一个名字,比如“叹气小哥”(这是我给他的称呼)。这种方式有利于让自己跳出现状,从一个更客观的角度观察自己,分析自己,进而自我关怀,或者叫自我同情,这是一种非常快捷有效的自救方式。

    还有一些,比如感恩日记(每天尝试给自己想要感谢的人发一句感谢的话),乐观练习(每天找到生活中让人开心的事),我总觉得有些过于的“唯心”,或者有那么一点“矫情”,至少我在试图去实践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够真诚,感觉怪怪的,所以效果并不是很好。

    注意力

    情绪控制得好,并不意味着注意力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注意力管理最大的敌人就是“不专注”。在社交媒体媒体时代,碎片化的信息太多,工作和生活的都集中在了手机上,这让人养成了手机不离身的习惯。其实手机是无辜的,它确实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效率,但是如果连续20分钟不看手机就觉得有点难受,或者在做任何一件事的间歇都要拿起手机看一下的话,这种习惯就会严重影响注意力。

    除了想办法限制对手机的使用以外,也要考虑如何提高对于所做事情的专注度,原理和情绪控制有类似,想办法让自己的进入到“心流”的状态,让自己的感性脑也参与到理性的工作中。

    1. 45分钟的番茄时间。为什么强调45分钟呢?因为传统的番茄时间通常指15分钟,但是有研究说,人集中注意力最长时间大概是40-50分钟左右,所以把时间设定在这个长度其实更合理,长度差不多是大多数学校的一个课时。我使用的方法是,手机上下载一些强制性的 App-比如“潮汐”,在这45分钟之内,一旦去解锁手机,就会有提醒来告诉我说,你不应该做这个。
    2. 时间记录(TimeLog)。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也有助于让自己从一个更加客观的角度去观察自己,过去的半个小时什么都没做,当记录上一篇空白的时候,下半个小时就会更加有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也许不见得是好事)。
    3. 分享和互动。在独自工作的时候专注,在更大的维度上,尽量把工作的结果与他人分享或者协作,尽快的获得反馈,有助于及时去修正,也防止陷入闭门造车的尴尬。
    4. 收件箱。这是在 GTD 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小 Tips,在绝大多数的任务管理工具中,都有收件箱这个分栏,它的作用是如果有一些感觉不错的想法,或者一些需要做的事情怕忘记,用几秒钟记下来,放在收件箱里,供今后整理,这样做不会影响到正在进行的工作,也不用担心后面会忘记,并及时清理掉大脑中暂时用不到的信息,让大脑回到正在专注的工作中。
    5. 最重要的三件事。待办事项里面总是会存着一堆的事情,当所有的事情都很重要的时候,这个清单就会变得没有价值,因为区分优先级这件事本身就会让人觉得很有压力。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的好办法是,只关注最重要的三件事,把他们完成,这三件事完成之后,再去考虑其他的事情。

    还有一些方法,比如“刻意练习”(有即时的反馈,每次提高一些难度,让自己处在学习区)和“游戏化”(主动去设计一套反馈机制和学习曲线让过程更加有趣),这些方法更偏向于具体的实操或者技能的学习而不是通用的注意力管理方法论,每一个要进行的项目的需求不同,根据不同的项目,也许也可以有不同的改进方法。

    意义感

    这是一个比较玄妙的方面,也是“鸡汤”文章比较愿意扯的一个话题。找到你的 passion,找到人生的意义,做你热爱的事情,这些“大词”是说起来最简单的,但是有几个人做得到呢?另外,找到了热爱的事情就能拥抱激情吗?就能成事儿吗?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就能避免焦虑和悲伤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如何理解意义?难道完全不去考虑我们做事的意义,或者人生的意义吗?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意义感重要的是通过给自己一个更大的目标,让自己跳出日常,更容易看到 whole picture,把每天自己做的事情放到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去观察,把琐碎的计划放在更宏观的人生中去评价价值,这会让具体的行动都有一个支点,有一个方向。有了这个支点之后,才会知道究竟该做什么事,包括做事究竟要做到什么标准,在评估优先级的时候,也有一把尺,来度量每一件事。

    这方面,我做得不够好,但就阅读的收获来说,可以大致分成下面几个方向:

    1. 对社会的价值。工作上做一些确实对社会有价值,能够改变人们生活的事情。
    2. 对家人的爱。把自己的价值投射到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上。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因此就没有了自我,自我变得独立、积极、有价值,也是爱人的一种表现,也可以让对方更加爱你。
    3. 自我的追寻。每个人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独特的你也许有着独特的使命,如果有幸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感受到了这样的使命,这是生命中的幸运。

    其实我相信这三个方向,每个人都能够找到一些意义,而究竟哪一个更能够提供更多、更长效的“意义感”,只能够因人而异了。

    Where the focus goes, energy flows

    几年前,其实我也意识到了类似的这样一个问题,那时的我是试图去评价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我以为感情的深厚取决于彼此花费的注意力的多少,而不是具体的时间。比如热恋中的两个人,哪怕不在一起各自工作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也经常会放在对方身上,这个过程就让双方的感情更加深厚。

    注意力是理性的代名词,是在文明社会中高效产出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中所有人都在抢夺的稀缺资源。对自己的注意力有所掌控,才是自由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理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ee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