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和“疑”

作者: 乱蓬蓬海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10:36 被阅读0次

            在上海沐恩堂大教堂,2014年10月19日主日礼拜,听李佩娣长老讲《福音显明神的义》,讲基督耶稣,坐于信众之间,在一片虔诚包围中,忽发感想,自己就如处一群白天鹅中的黒乌鸦,所有的信仰的逻辑起点是“信”,你信耶稣为了赎你的罪而流自己的血,那么她所讲的一切才是成立的,让人感动和感恩的。

            但在理性王国中,“疑”是逻辑思维的起点,求真的唯一途经是你来证明,你拿出证据来。理性的边界也是清晰的,就是无法证明,无法观察和感知的,对生活造不成任何影响的,我们就认为它是不存在的。所谓“夏虫不可语冰”,或许真有人类感知不到的冰?     

            一个“疑”了四十载的人,忽然为了“是否有信”寻访而来,我们是否可以武断否定无从感知的世界?且听且思,最终虽怀疑虑,但仍坚信人类的理性王国、理性思维,仍是唯一可以依靠的火炬。宗教教义于我,仍只限于是文学而非信仰。    

           耶稣与门徒行于旷野,救赎罪人之余,留下巨大的存在,以“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为始,建立起自己的庞大语言系统,李佩娣长老所讲,均是这语言系统形成的河流。漫流而下,二千年未曾断流,至今仍是活泼泼的。    

           或者在我们的感知以外,存在一个世界,他可以救赎他人的灵魂,对此亦深感欣慰。但对于我,一个在旷野中孤独的行者,心境一如耶稣,独缺耶稣救人之心,只求自我完成,自我救赎,求得在时间流沙中寻得丝缕的恒久远,永恒注定是找不到的。   

           电影《I种起源》中生物博士伊恩·格雷研究眼睛的进化和基因序列,发现有个科研小组在以孩子有得孤独症可能的,让自己孩子参与一种测试,他以同行的敏锐发现他们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人是否有转世记忆的科研。伊恩·格雷依据眼睛虹膜为转世标志的思路,在印度寻访自己前女友的转世孩童,来证明这个说法是否可信。印度同伴说有人问大和尚(那个大家懂的,名字打出来会被和谐的和尚): “如果科学证实你的信仰是错误的你怎么办?” 和尚说(大意):如果科学确实证伪了,我将重新审视我的信仰。并在自己努力理解了证明过程后,放弃自己的旧信仰,重新建立新的信仰。 但如果科学证实了神的存在呢?你们怎么办?   

           电影最后伊恩·格雷对寻访来的孩童进行了前世记忆测试,答对率44%,略高于随机率,但仍达不到科学证明的要求,测试后他在带孩子坐电梯时,孩子莫名的恐惧(伊恩·格雷的前女友死于电梯事故),留给观影者自己评判。    

            经过现代化的进程,科学和理性领域急剧扩张,宗教和神学从世俗社会中退守一隅,如同收集外星人的雷达,宗教和神学指向一片人类未知的天空。我们能看到的赤橙黄绿,相对于无眼的低等生物,是不是无法感知的另外的一个世界?或许,那个世界并不在遥远的远方,它就在我们身边。或许,地球只是某更高级物种的牧场《木星上行》?在科学和神学的边界处,有人写下“我思故我在”。                                                      

                                                                                                                   2015-3-15 杨麦仓于烟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和“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ek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