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复盘自己的写作特点,感性偏多,不爱以导师口吻,甚至有好多是以朋友,或通过生活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我本身就是感性,很能共情到别人的人,同时,我不认为表达一个观点道理就能够给到别人什么。当今时代,知道太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太多了。
而能够化理论为实际生活有所用,能够知行合一是最好的。
知识干货分享也很好,到我感觉想这样分享的时候,自热就会这么做。
对于我个人而言,分享小故事带来启发,这是我觉得比较容易的,每个读者都是有着自己的判断力的。因我也是学心理学,更注重实践部分。我曾经在朋友圈说过: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被教育,我们更愿意照镜子。
我愿意成为你的朋友,需要的时候可以照照镜子,平时的时候,轻松有趣放松就好。
透过我的读书心得分享,小故事分享,读到什么,每个人很不一样。读书写作分享,目标不是为了吸引别人,我得吸引我自己,让我自己有了热爱,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读者》看到一则小故事,李肇星被邀请到北京大学做发言人,当时的他很紧张,就请教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询问季先生当发言人要注意什么?季先生认为这个提问有点问题,他说:“不要强调当发言人说话要注意什么,你就当一个一般人,当个普普通通的好人,说话要注意一下两点,不说假话,真话不全说。”从此以后,李肇星再也不紧张了。
不要因为做发言人,而去变成一个角色,失去了人的真性情,听众谁愿意听一大堆不走心的高调,陈词滥调?讲一堆正确的废话,还不如讲真实的话。
真实的话,体现的是真实的人,同时也不浪费台下听众的耳朵。真实才能去跟人链接。而正确的废话,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
作为阅读写作分享,人人都爱听故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
珍妮特·温特森:故事能帮助一个人理解世界。故事能够更好地引发我们的思考。前提是,你得有耐心。
董宇辉曾经在直播间说过:耐心就是智慧,不见得快就好,静下心,对自己多一点耐心。
耐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尤其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当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就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也难能够更好地等待惊喜的酝酿和出现。
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是耐心,我们喜欢速成,喜欢拿到速成的结果。我们不愿意积累自己的知识系统,期待取用别人的知识碎片,拼凑出自己的梦想蓝图;我们没有耐心与人真实链接,没有给到自己做事情的一定周期,企图一蹴而就。
耐心把故事读完,耐心学习一项技能,耐心的等待繁花绽放。真实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而大自然的好东西从里都是缓慢的。
坚持在简书写作90天后,我更加了解自己,喜欢与接纳自己的感性与共情能力,在做事上面耐心度更高了。每一天我都有很多阅读写作方面的工作要做,没有时间纠结与内耗。在育儿日记中的表达,也让我逐渐找到心中的价值观,以及适合自己的育儿方法。
最关键的是,喜欢安静的我,喜欢心流的文字表达,阅读写作才是我爱自己的方式,写作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