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取消了五月一日的婚礼,五月二日,家旺的母亲再没扛住,在中午十二时左右离世了。离世前,父子俩双双赶去处理水冲入菜园的事,回来后,患者已牙关紧闭,没了呼吸。五月九日,父子俩按照风俗,停过“头七”后举行了葬礼。
葬礼这天清晨,天空昏暗,刮着风,八点后下起了雨,地面湿漉漉,有的道路已是积水和泥泞。刘小宝一家和几个朋友、邻居参加了仪式。他们随着一辆载物的小货车来到刘家村的后山,因为前面的道路狭小无法通行,所以就此连人带物一起下车。
雨没有停,来的人各自打着伞,刘老柱和儿子不便打伞,只顾着把骨灰盒包裹好抱下来。
骨灰盒是一个青花小瓷罐,花纹斑驳,有缺口,貌似家用久了废弃的。事实它就是一个废弃的物品,之所以用它,是死者生前的特别交待,在昏迷前一刻,赵凤兰用非常微弱的声音、非常坚决的要求父子俩这样做,还要求死后不葬在村里的坟茔,只埋在远处的山林里,且不买骨灰盒、不立碑刻字。父子俩于心不忍,非常的悲伤和内疚,但还是遵照着办。
雨越下越密集。父子俩在前面走,送行的人跟在身后。山上本没有路,只有走过了留下的痕迹。山上大小树木密密麻麻。林间传过雨打树叶发出沉闷的如同哀怨的声音,除此再无别的声音。山中迷迷蒙蒙、光线暗淡,这让本就阴森可怖的山林更加阴森可怖。
穿过树林,前方有一块空地,空地上有两个坟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变成两个小土丘。据说这两个坟墓,也是很多年前的一对穷夫妻,他们生前被人冷落,死后不愿意葬入村里的坟茔才葬于此。
父子俩在事先挖好的土坑前停下,把用黑布包裹的瓷罐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雨浇透了他们的衣服,他们做最后的告别,手捧黄土安葬了逝去的亲人。在场的人缄默不语,目睹这场凄凉葬礼的全过程。
操办完丧事,父子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久久不能走出来,后来因为蔬菜基地的一大堆事,让他们没时间去哀惋垂丧。
蔬菜基地被水冲了大半,当时做了一些处置,但还遗留了很多问题。父子俩这边忙着清理补救,那边应付着和村干部协商解决处理,因为水冲入菜园是河道清淤中的失误导致了河堤决口,虽找出了工作中出差错的人,但这是集体的事,得由整个部门来承担。
承担的部门是河道清理指挥中心,主要负责人是副镇长唐为。唐为两次找到刘老柱商谈,但都没说个具体的办法。今天,唐为特别召开了会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了意见,会议结束,他又来找刘老柱。
“刘叔,对不起啊·······”唐为见到刘老柱,带着歉意地说道,“因为我们的失误,导致您的菜园受损,您的损失我们照价赔偿,而且,这片菜园我让他们负责给您恢复原样。”
唐为说的很诚恳,刘老柱看着镇里下来的领导这样平易近人,握住他的手表示感谢。
第二天,指挥中心派过来两个人,刘老柱和儿子参与一起清理。时值梅雨季,天气闷热,菜地里被水泡过的蔬菜很快腐烂,散发出刺鼻的酸臭味。刘老柱和儿子每天起早摸黑,他们的心情迫切,但派过来的两个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周后,还剩下很多事,天又不巧下起了雨,所以只得停下来。
雨连续下了三天。小雨连成线,浇透了大地,盈满了河塘,刘家村半塔子河的水位也涨高了。这条河,马上就要清理扩建完工了,计划半个月后举行竣工典礼,可关键时候出了意外,但这意外用唐为的话说,幸好只是殃及他人,对项目的进程没有多大关系。雨停,刘老柱父子又夜以继日地干,但两个工人已很少露面,家旺要到指挥中心反映他们的不负责任,被父亲阻止。刘老柱说:“算了,自己干吧。”家旺埋怨父亲总是忍气吞声,可事实上,母亲刚刚离世,家旺也没有心情去揪扯这件事。
菜园刚刚清理完成,迎来了半塔子河的竣工庆典。典礼的地点设村中心,这里有一片空地,适合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像去年高考的大喜事,可以办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这次的庆典层次更高,来的都是镇、县领导,其中镇里的领导有副镇长黄运梁、书记梁木根,县领导有副县长马卫东。此外,还有一些相关部门的科长、主任。
庆典尚未开始,气氛已营造的很好,特别是村里村外的村民热情,非常高涨,必竟这是一件关乎民生的大喜事。
庆典活动安排了领导讲话、宣读表彰决定、为先进工作者领奖,以及开闸放水等议程。领导致词铿锵有力,宣读声也抑扬顿挫,上台领奖的人员也个个喜气洋洋,这些环节紧紧相扣,每个环节结束后都响起了掌声。前半场结束,只剩下最后一个环节,村民更想看到现场开闸放水的过程,已迫不及待,但领导之后又补充了几句。最后,村民纷纷撤离,跟随着镇里县里来的人浩浩荡荡走向半塔子河。
半塔子河的源头曾搭建了指挥中心,如今工程完工已改拆除改建成办公房。堤坝在左上方,修得很高很宽很长,显得非常坚固。坝下有四个闸门,闸门的闭合可防止洪水、调节水量、保障灌溉,这意味着今后将减少水灾干旱,农民的农作物有了“保护伞”,就像开启了风调雨顺的模式。
开启闸门的那一刻,清澈的河水涌向修建好的宽阔的河道,向下游输送必不可少的恰到好处的水源养份。
村民们非常激动,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依靠着这片土地,土地上一草一木、一粒粮食一颗蔬菜,都与他们息息相关,而这又源于好的环境好的生态。
最后的现场活动也结束了,村民渐渐散去,但有几个村民长时间驻足观望。那是村里的几位老人,年轻人对土地没有依恋,但他们对这片土地渊缘长、感触多。
刘老柱也是其中之一。他更是土地的依赖者,特别是现今的那片蔬菜基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