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不同人的小说吗?你觉得大师的小说和普通人的小说,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我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余华的《活着》、麦家的《人生海海》、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莫泊桑短篇小说集》、哈泊·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飘》、《简爱》、《毛姆的短篇小说集》等等。
我个人认为这些大师的小说其主要成功之处,且与普通人的小说区别在于以下5点。
01
成功的塑造了一个经典人物形象
读《平凡的世界》你会一下子想到谁?自然是孙少平。因为主人公孙少平自强不息的性格及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曾打动了无数人的心,读完后令人终身难忘。
如《简爱》,这部世界名著主要以书中主人公简·爱来命名。十几年前读完的这部小说,简·爱的人物形象被深深刻在心里了。她虽出身卑微,长相普通,但有自己独立、自强的人格,不卑不亢,感情真挚。也因为人格魅力,她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如莫泊桑短篇小说中有一篇《羊脂球》。这部小说里的主人公“羊脂球”,虽然是一名妓女,但她为人真诚,品质高尚,与那些虚伪的达官贵族、商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部成功的小说,具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有一个让人看完后还念念不忘的主人公。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深入人心。
02
永恒的思想主题
大师的小说,它所呈现的思想主题是永恒的,它的文学价值已超越了时代本身而得以流传。一部好的小说,无论是哪个年代的读者,阅读完后能令人深思、探索生命的真谛,有一种很深的代入感。
如路遥的《人生》,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部小说,但关于“在人生岔路口上的选择”这个主题,任何年代的人们都会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和困惑。所以读完后能引起读者对“自己的人生该如何选择”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又如余华的《活着》,这部作品具有十分深刻的主题。它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在面对亲人相继离世的苦难人生,依然豁达的活着。
这部小说在豆瓣TOP排行榜中位居第二,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这部作品?
因为它的主题能引发读者深入思考:“一个人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苦难?”“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
而作者余华说:“⼈是为了活着本⾝⽽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03
具有时代背景意义
大师的小说之所以成为名著,是因为它们能代表一个时代的人文风俗,日常生活,官场生态、民生疾苦等等。
如《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
菲茨杰拉德称这个时代为“爵士乐时代”(一战以后,经济大萧条以前的十年时间里。
如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这些作品都带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尤其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段历史。也许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段苦难的岁月,但我们的祖辈经历过。历史不能被遗忘,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04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一部好的小说情节必定是极具吸引力的。有悬念、有高潮、有余音,结构紧凑、情节曲折,强调故事的完整、连贯和生动。
如毛姆的短篇小说,读它的小说有些就像是作者在叙述生活中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但接着读下去时,总有一些离奇的、意外的或诡异的故事情节发生,甚至故事中套故事,所谓“环环紧扣”。读到最后,结局令人出乎意料之外,惊叹的同时又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05
创作时间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创作态度决定了作品的高度。很多著名的小说都是作者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呕心沥血地创作才得以完成。
路遥的《平凡世界》用了6年时间,3年时间准备,3年时间创作而成。这6年间路遥下煤矿、走乡村、绝浮华、处陋室,殚精竭虑。据说《平凡的世界》完稿时,原本壮实、40岁不到的他,面容枯槁,看起来完全像个老人。《平凡的世界》真的是作家路遥用自己的生命谱写的壮歌。他享年42岁。
陈忠实花了六年时间写完《白鹿原》这部长篇小说,2年时间准备,4年时间写作。
麦家的《人生海海》耗时8年,用了5年的时间的打磨,才最终出版。
可见,任何一部好的作品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倾注了作者大量的时间、心血和精力而创作出来的。
总之,大师的作品,有的荣获诺贝尔奖文学奖,有的成为经典名著,有的被读者奉为神作。这些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这和作品的经典、深刻的人物形象、鲜明的主题、跌宕起伏的情节、巧妙的故事结构紧密相连的,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且由作者花费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创作而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