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日更第二天啦!以后将写文章放在早上,如果开始工作了看情况可在通勤时写作,后期搬出去住了就可以早点起来写文章了,比晚上想着哎呀要写日记好烦要好得多,毕竟到了晚上精力不够用了,就做一些回精力的事情感觉会更好。
昨天看书看到了时间管理和学习英语的方法,真的多读书有好处,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自己遇到的问题,其他人也遇到过,玩游戏都尚且知道查攻略,只有一次的人生更应该查攻略了,这也是我最近才感受到的,以前总觉得靠自己走那才叫牛逼,其实这就是对自我的认知不清,导致走了不少弯路,但愿现在悬崖勒马还来得及。
上面写了该如何做周计划我觉得可以实施,很受启发,也解答了我目前比较困惑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工作时间太长觉得没有自己的时间,作者也通过这个计划帮助同事解决了这个问题。
毕竟往后得要往上走,不加班是不可能的, 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体制外的现实,哎,卑微的社畜……那么就得用自己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改变。
这个方法便是逆向时间规划法,在每个周日拿出一段时间来,进行下周的规划。
第一步,先记录下必须参加的活动、如会议、上课的时间
第二步,规划工作之前先把休闲娱乐、朋友聚餐等时间记录好
第三步,自己读书、进修的时间安排
第四部,把自己可以掌控的工作安排到余下的空闲时间里。
这样感觉我这一周是有充足的娱乐休闲时间的,从而对这一周充满了期待,而不是强迫自己必须按照这个表走,这也让我感受到自律应该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才能坚持的下去,喜欢玩就大方承认好了,满足自己没有什么羞耻的,以前的自己就过于苛刻,制定详尽的计划,完不成就很焦虑觉得自己怎么回事,其实这样的生活想想还挺没意思的。
生活其实可以过得很精彩还是得看自己怎么想,以前的我被失败,自卑所蒙蔽,觉得自己没考上好大学,研究生就必须考个好大学来证明自己,逼迫自己,搞得自己特别累也没什么效果,仍然失败,我发现当我开始强迫自己时,便是失败的开始。
也是因为这样强迫自己累了,所以不想这样压迫自己了,顺应自然和规律,我也就是一普通人有着大家都有的烦恼和资质,也没多了不起,放过自己了之后觉得,似乎也没那么糟,我小时候的梦想也没有很大,可以说我现在其实可以过上小时候想要的生活了,才发现是自己将自己给困住了。
咳咳,扯得有点远,这周周日就用这方法试一试,我也会觉得现在的时间没有规划好。
其次就是记录时间,记录时间我也看过不少文章,自己做了什么做个表记录一下,刚开始觉得开始什么事要么用番茄钟记录,要么就是做完就写一下,晚上还要做表觉得好烦就没有坚持下去,这就是一件事太麻烦了就很容易放弃吧,知道这东西好但是没能坚持下去。
这本书写了一个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将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分成34分,就有了34枚金币
晚上的时候数一下金币是怎么花的,这个方法最好的就是,会有忘记记录的时候,那也没关系(这点戳中我了),想起来的时候就记录(当然尽量还是坚持每天记录)。
在回想时如果一天做过什么想不起来了那便是浪费的时间,如果高效工作或者学习肯定是能记起来的,没有意义的事才会记不起来(感觉醍醐关东)。
之后就要分析,其实还是做表,作者将其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尽情娱乐时间。就是高效的玩,无负罪感的玩,用蓝色来进行标记(这其中包括和朋友聚会,和另一半约会,和任何人做开心的事,也就是社交,锻炼,读书,看电影也算),纪录这些的意义就是告诉自己每天都有不少时间是活的很开心的。
第二类是休息时间,包括睡觉,吃饭,通勤,标为绿色,这些可以为自己积攒能量。
第三类强迫工作时间,用橙色标记,比如大学有些课不想上,工作有些会议不想开,这种让人讨厌的时间要尽量的缩短,实在避不开可以通过脑子里想些计划,做些思考来转化,这个方法也很好,同时如果逼迫自己的时间太多了人的幸福感绝对没有,这也是评判工作是否适合的一个标准吧。
第四类就是高效工作时间,如高效的工作,看书,学习,任何能产生价值的时间都可以标记在这里,用黄色来表示
第五类拖延的时间,即没意义的事,如赖床,刷朋友圈,做其他事情超过的时间都算,任何没有意义的工作都可以标记为拖延时间,标记为红色。
用excel表格做,表格还可以写字,在某个时间段的一些想法。心得写在那上面,每周记录完成后进行反思,将每周做的有意义的、傻的事情记下来,比如每周看过什么书,什么电影,以及印象最深的5件事。
做时间记录也是了解自己的过程,这一年我定的也是了解自己的这个任务,不过每个人都会成长,了解自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是要永远都做的事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