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稿)
道家思想的始创,是上古那个漫长年代的整个民族的智慧精英,其代表是伏羲、黄帝、尧、舜、禹等上古先贤。
它的产生,是和发现《河图》、《洛书》,发明易、阴阳五行、经脉周天、二十四节气的思想和技术分不开的。
说某一个人创造了道家思想,是不严谨、不准确的。后来的老子、庄子等,只是集中记录、展示道家思想的文字主笔,他们缺乏“术”,更接近于儒。等社会上出现了道教,就开始迷信了。
礼是道术,是中华文明的始祖们,在研究发现道的前提下,搞的一种把“道”延续到人类社会的模式化应用,旨在人类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这个可持续,要比西方人近现代认识的可持续完善发达很多,天地差别!
它的产生,同样离不开“道”。没有这个“道”,就无法产生社会化的权威、公信!
礼,先于文字,伴随着文字出现,逐步成熟、发达。
它的原始含义是:承天养民。在《史记》中,明确地标的着“养民”的字眼,其言,民不享受,要生怨,享受过度,社会又难于持续,所以,大智慧者发明了一种折中的办法,规定从领袖到百姓的分配制度。这就是后来的礼制。
这个礼的原始含义,被后来当权的儒家给搞丢了,严格讲他们根本就不懂道、不知礼是道的技术应用。儒家拍世袭皇帝的马屁,孤立地搞封建等级,甚至是”礼乐治国“,都是很荒谬的行为。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靠排大小王、吹吹打打实现的吗?
——都是认识到了天道,持续天道、养民而实现的!
我们最后说这个儒家的问题。儒的产生,始终伴随着乱道乱礼。
第一次乱道,是夏启,废除了禅让制,改皇帝世袭,就此就开启了天下纷争的闹剧。英雄流氓,不是靠民主集中制确定权利分配,而是靠打打杀杀。得了天下的流氓大哥,基本没有多少文化,又要所谓的治理国家,于是雇佣了很多知识分子帮忙。这些给皇帝政府效力和准备效力的读书人,就是早期的儒。
所以,兼顾源流和内涵,应当这样严谨地定义儒:不懂道、争名夺利的知识分子。
并非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是儒!有一类人,比如知识分子中的隐士、君子,就不是儒,他们或多或少都是懂道的。他们不会参与政治斗争,剽窃篡改历史典籍,甚至胡抡历史。
。。。
如此明确了儒的定义,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有的放矢,打蛇七寸了。儒都做了什么好事呢,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
1.编辑书籍,借鉴抄袭历史典籍之后,烧到原本。都谁干过这种事,大家自己去查。
2.恶意篡改道家著作,典型的,是《道德经》、《庄子》。
3.胡编泰山封禅仪式。
4.伪造《周礼》。
5.伪造《(古文)尚书》。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真实目的,是打击道家,树立自己的权威。
7.藐视、打击技术创新、各种意义的实践。严重阻碍了中华文明的科技进步。
8.借鉴佛学思想,搞出了所谓的心学、理学。但始终不提来源。
9.伪造巨量佛经,骗取暴利。
10.掩盖礼的道术前提,原始含义,荒唐地搞表面花架子“治国”,逐步把儒家树立成“礼”的发明者。
11.从民国到共和国,不断地乱议天下,祸乱社会。典型的手法:全盘西化、汉字拼音化。。。
12.近期,又制造了一个伪概念——国学,各路贱儒一顿浑水摸鱼。
。。。
总结:
中华文明的始祖,是道家。
礼,是一种道术应用,其核心含义是“承天、养民”,追求社会发展持续。
第一礼,是禅让,只能是理解天道的智慧者向下传递权利。权利的交接过渡,第一,不能世袭。第二,不能选举。只能禅让,民主集中制。禅让,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乱道乱法。
礼,是中华文明优秀于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方法论。
承天!
养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