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现象:影视院中,电影高潮一过,电影还在继续,而观众席中就有人群骚动,个别人提前离场。
究其原因,不排除电影结尾说教、俗套、平庸、枯燥、拖沓,观众兴趣不高,甚至已经知道结尾最终会是什么结局,因而提前离场。
这就引出一个话题,作品结尾如何提高艺术性,尤其是短篇小说的结尾。
文学界有一个说法,短篇小说是“开头和结尾的艺术”,即结尾与开头同等重要。
写作界也有一个说法,说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这对于短篇小说,同样是适用的。
中外名著结尾精妙者,比比皆是,如莫泊桑的《项链》和《羊脂球》、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等等。
那么,一部作品的结尾,怎样才能做到勾魂摄魄的艺术魅力呢?
首先,既要新奇,又要合理。新奇,就是不雷同,不落俗套,不千篇一律、枯燥无味。合理,就是要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符合作品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千万不能生搬硬套,甚至抄袭、洗稿,为人不耻。
其次,好的结尾应当是旧的矛盾的结束,新的矛盾的开端。看起来是已经结束了,但作者笔锋突然一转,就把读者带到另外一个新的情节或故事环境中去了,而且不拖泥带水,简洁明快,含蓄深沉。
我们初学者容易犯一个毛病,写作时开头很用心,心血来潮,下笔有神。临到结尾了,便马马虎虎的,匆匆结节。这便导致我们作品的灵魂总差那么一点点,不能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
说白点,不容易吸引、打动编辑,不容易过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