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加工中,为了改善茶叶苦味重、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为蒸青散茶,保持了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质量的评审方法和品质要求。
唐代制茶虽以团饼茶为主,但也有其他的茶。陆羽《茶经·六之饮》:“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说明当时除了饼茶外,还有粗茶、散茶、末茶等非团饼杀,只是饼茶作为贡茶(即宜兴阳羡茶和长兴顾渚茶)最负盛名罢了。
将蒸青团茶改为蒸青散茶,这种改革主要出现在宋代,据《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祯在《农书·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人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代至元代,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沼“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废龙凤团茶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散茶的制作消除了团饼茶加工的一个致命弱点,即在团饼茶制作过程中,鲜叶蒸青后要用冷水冲洗冷却,再经历两次压榨,如此必然会榨去茶汁,夺去茶之真味,降低茶叶品质。
-END-
欢迎关注 饮哲红茶经 微信公众号 SH-YinZh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