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工作很普通,日复一日,没有什么稀奇,而关键节点就会考验我们的智商、情商、逆境商。
回顾一个案件,当时涉案标的几千万,我带着团队研讨后,出具了六套方案。基本内容是,将这个股权纠纷案件,分解成两部分起诉,先起诉一部分,并将公司列为被告,以保证了当地的管辖权;尽管对方提出了管辖权异议之诉,但是,并未撼动诉讼的根基,结果也被驳回。
现在复盘分析经验教训:
一是充分研讨,出具六套备选方案,因为充分论证的严谨,赢得了当事人的认可,非选我们团队不可;
二是诉讼策略上既有先发制人,又有步步为营。如前诉,将管辖的优越性展示后,又选择了小切口,而不是全部标的诉讼,因为这两部分的争议是有区别的。第一部分的股权争议,先解决掉,再去解决赠与合同,这避免了混乱的案由可能引起的被全盘驳回的风险;
三是模拟法庭的运用,让我更加有底气,充分研判出了对方所有的对阵的依据与方案;我们在模拟法庭时,让其老总参加,他被代入得很深,等模拟结束时,他指着我的“蓝军”律师,说这个律师也太不讲理啦!可见入戏之深。最终在开庭时,果然很多预判得到了绝大部分印证,但是,有一些我们考虑的问题,他们也并没有提出来,这让我们很有欣慰;
四是审时度势,先小胜,然后乘胜追击,赢得全胜。每个案件都有自己的生态,这个案件也不例外,为个案件中有美国的技术入股,又有专家的干股,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影响了证据链条的坚挺,但是,我和团队,审时度势,及时攻击其软肋,在证据的的链条上 做足了功课,甚至将五年来的财务帐簿翻腾出来,以印证我们的观点;
五是教训,律师代理费用的比例偏低,当时没有一套完善的代理方案,现在回顾,可以半风险,基础费用+胜出额度的比例,就是比较好的。
总之,在回顾办过案件的时候,也是深度思考的过程,否则,过去就过去了。尽管我总结得只能让自己明白,目的是把这个线头先留下,待以后有时间挖掘时再去挖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