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十六章 撰写报告

第十六章 撰写报告

作者: 兔U | 来源:发表于2018-02-25 14:14 被阅读24次

16.1

让我们先回到写报告给大家带来的恐惧。

也许是因为报告似乎是比较少用到的沟通形式。

也许大家不喜欢写报告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报告”似乎总是规模庞大而难以征服。

首先,我们已经学到,就连要让最简单的沟通活动有效率、有效果,我们也需要在事前做好充分的思考与计划。

另外,我们至今学到的沟通原则,特别是写作时该遵守的原则,不只适用于写信,也适用于写报告。

最后,是报告长短的问题。

16.2

报告用来传达信息或建议,就是由一个收集和研究过事实资料的人,传达给因特定目的而要求这份报告的人。

16.3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报告,事前都要经过计划,并以适合对方(读者或听者)及符合其目的的方式传达给对方。

16.5

被要求写一份报告时,一定要弄清楚报告应该涵盖什么内容,以及为什么要涵盖这些内容。

如果你不清楚你的“职权范围”,那你就必须去跟要求你写这份报告的人或委员会问清楚。

16.6

“前言”的功能是让读者为报告本身——也就是主体部分——做好准备。

报告的主体部分就是报告本身,也就是前言和结语之间的部分。

结语部分的功能是在最后以简短清晰的方式呈现该报告达到的结论、提出的建议,或是任何按逻辑关系产生的结论。

16.7

我们知道报告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不过只要你的报告不是填在表格里,或是需要特定的格式,你就可以自己安排报告的格式。

标题对眼睛是一种辅助,对理解也是一种辅助。

所有分段、分节的目的都在于分开不同的元素,但同时也把这些元素连接起来。

具有相同功能、但是规模更大一点的,就是“功能性”段落。

要不要把标题编号,是个人习惯或用法的问题。

16.8

标题页是读者与报告最先接触的地方,因此这部分要好好花心思设计版面。

报告的标题应该简短,让人一看就懂,而且还要够明确。

授权部分通常会引用委员会的指示,说明进行此调查报告的目的。

目录方便查阅,也方便读者找出特定的部分阅读。

表格与图解目录不但方便读者查阅,也有助于在装订之前检查书页的顺序正确无误。

在性质一般的报告里,例如公布给整个专业领域或一般大众,而非只针对某个团体的报告,有时候会有序言这个部分。

在调查和完成报告过程中提供过协助的人,不管是机构内机构外,通常要指名道姓表示感谢。

摘要就像是整篇报告的迷你版,总结了其目的、结论和建议等。

16.11

许多报告最后没达到预期的目的,就是因为作者自以为很清楚报告的目的。

每篇报告都有其目的,在开始研究资料前,你一定要很清楚报告欲达到的目的。

16.12

永远选择最适合该报告的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6.14

撰写初稿是打草稿的阶段。

尽快把初稿写出来,最好是一次就把整篇初稿写好,或者至少一次把一个部分写好。

这份初稿,不管是手写还是打出来的,最好用两倍行距,而且只写或打在纸的一面,不要用双面。

16.16

不管你是已经把报告打在计算机里了还是要请别人帮你打,在完成最后的完稿与呈交报告的日期之间,你都应该留下充裕的时间,以进行打字、校对、改正、复印和装订等工作,尤其要尽量留时间给打字、编辑和校对。

在最后的修改润色阶段,要特别注意报告页面的整体外观和版面。

假设你的报告现在保存在一个文字处理软件上,那么你可以就这样把报告直接印出来,也可以利用排版软件给报告一个更精美复杂的版式。

如果需要印制更多份印刷报告,那你就要考虑用哪种方式印刷最理想。

16.17

你应该能够从中了解到,报告的外观就跟报告的内容一样重要,两者应该相辅相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六章 撰写报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wm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