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戏剧盛行,我也赶趟时髦,之前去了浸入式话剧《sleep no more》,仿佛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我从小就不爱看书,尤其是很长的戏剧故事,以至于小时候我妈给我买的各种《莎士比亚集》、《呼啸山庄》、《悲惨世界》都崭新的码在书柜的最高层到现在。可是这次被我姐带去看了由《麦克白》改成的《sleep no more》完全激起了我的兴趣,我不等回家,在地铁上就开始用手机看起了《麦克白》。一开始忐忑的跟着一众人一起在黑暗中排队等候入场,慢慢跟着人群踱步,一头雾水的拿着分组用的扑克牌和姐姐分开了,开始了战战兢兢的一个人的探索之旅。刚进去不得不说我把自己的怂发挥到了极致,如果有监视器,那观看的人应该会笑死吧。我跟着两名不认识的外国大哥寸步不离,比起跟着他们去一些看起来很恐怖的场景,我觉得自己一个人会更恐怖吧。慢慢的开始遇到了麦克道夫,然而我还全程以为他是主人公麦克白,因为长得帅气我就一直跟着他这一线去看剧情,不想就是这样反而开始了正确观剧模式。后面出来查资料才知道我很幸运看到了很多隐藏剧情,就是这样一步步的让我很是着迷,只怪自己怎么没有翻开那本《莎士比亚全集》好好拜读一下,如果看过这个故事再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感受,出来后只觉得自己“暴殄天物”,浪费了这张票。
“文盲”小孩爱上了戏剧 “文盲”小孩爱上了戏剧上周我又自己去看了苏剧,是中国艺术节举办的一个文化周一样,公益的,我到了才知道这是在上海大世界里面的露天院子中表演的,我为了显得自己不是那么突兀,匆匆找了一个位置就坐了下来。看了看周围发现并不都是老人家来看,三分之一都是年轻人,而且听的比老人家们似乎都认真。想想前几年陪外婆和奶奶看戏时都是三三两两的人,更别说有年轻人了。而几年前的我也是因为“孝顺”才会到戏园子里,而且要是在家里陪老人们看戏曲频道我准能睡着。现在想来也是很后悔,毕竟现在想要人陪我看戏,给我科普一下戏剧知识倒是没机会了。
那天我真的是端端正正的坐在台下听完了三出戏,在听《借茶》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位女士似乎和她的孩子走散了,歇斯底里的打着电话,瞬间全场人都在看她,主角张文远也恰好是此时出场,台下动静可比台上的锣鼓点还大,可也正是因为这一出插曲,此后这位演员每一段唱词结束大家的喝彩声都更大了些。我不禁有点被这种互动而感动了,观众演员就是相辅相成的作用啊,互相给予鼓励、给予欢乐,只是这种感觉在剧场能体会的格外深刻,这也是剧场的魅力吧,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随着叫好声和掌声而觉得演出格外精彩,情绪格外投入。
昨天我去看了京剧《锁麟囊》,这是我除了家乡黄梅戏以外了解的最多的剧目了,因为相声演员张云雷在《国风美少年》上的演唱和多次在专场表现,我不仅了解了这出戏的故事情节,还学会了其中两段的唱词,这也是我来看这出戏的主要原因。我带着我的好朋友来看的,演出前一天我还特地给她科普了剧目,真的是不敢想象,我这连票友都算不上的人都能给别人介绍得头头是道。虽然我没有很懂戏剧,但我也听老人们说过,也从一些影视作品知道,自古以来学戏曲真的要下苦功夫,需要从小开始练功、喊嗓子,大多都是从师傅们的打骂中成长起来的,非常不容易,这也印证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我们看到演员随便的一个甩袖、碎步和身段其实都是值得去反复推敲的。
这次看了整本的《锁麟囊》让我真的对戏曲有点着迷,我才体会到张云雷曾在访谈中说过,戏曲不像流行歌曲,可能大部分人听一首歌听歌十几遍就会有点腻了,但戏曲真的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是能够让人反复去听,越听味儿越浓的艺术。看了完整的《锁麟囊》我对那两段唱词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我会知道最后的人生真的是难预料,繁华如梦,富贵时不可轻贱他人,贫穷时不自暴自弃,因为你不知道前方等待你的是柳暗花明还是山穷水尽。
这两次的谢幕时的满堂喝彩真的让我有种穿越回了民国时期的感觉,不管是有钱人家的老爷、小姐,还是街头大爷、商户,茶余饭后都会来戏园子坐上一坐,人人都会哼哼上几段,有了名角儿就会掌声不绝,耍上几个看家本领便会博得满堂喝彩,名震上海滩。看到戏剧的受众群越来越年轻真的很开心,这可是咱们的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如此精彩却因时代变化,文化越来越多样而被忽略在一旁真的不免心痛。我会在戏剧中慢慢去发觉更多的乐趣,已经错过了这么多年,就不要再辜负了。
“文盲”小孩爱上了戏剧 “文盲”小孩爱上了戏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