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读《伊豆的舞女》,我足足看了五遍,好像还是没有琢磨明白。可能我太笨了。
第一次是半夜十一点多读一遍。手机上一万多字的文章看得我老眼昏花,只得了个大概。欲睡间还在想,什么什么,是这样的吗?明天再好好看看吧,迷迷糊糊间入梦。
第二次是昨天下午和晚上各一遍。下午依然是浏览个大概,是在脑子里有个故事轮廓,讲了什么,什么人什么时间在哪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第三遍是晚上,细细读一遍,人物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结果又如何了?然后临睡前就在想,为什么这样写,如果不这样写会怎样?想表达什么?又在哪里有铺垫?
第三次是今天早上读两遍。清醒后先再细致读一遍,寻找昨晚的答案。再思考,文章好在哪?最后一遍就是现在,沏上一杯茶,在温馨的办公室静静浮想年轻人美好的故事,又有点淡淡的忧伤。
是的,我没有查阅资料,只是自己单纯地读读文,说说我的理解。看看这里的异质性和细节的心灵化。
正文
我喜欢的细节(一)
山路变得弯弯曲曲,快到天城岭了。这时,骤雨白亮亮地笼罩着茂密的杉林,从山麓向我迅猛地横扫过来。
二十岁的我还在上高中,却因为一些原因,离开学校来出行。此时的我既有心底的冲动,又有对未来的向往和忐忑,因为我也不知道迎接我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我这次的出行对与否,所以有希冀又有矛盾,这里的景物描写就带有了个人情感化的特点了。
山路本来可能就是“弯弯曲曲”的,也可能是因为我对未来的迷茫,所以觉得前方的路是“弯弯曲曲”的,这里不仅指的是山路,也有对自己未来之路的迷茫和恐惧吧。
“骤雨”是什么雨?一个“骤”字,写出雨的急、突然、还有迅猛,那定然不是小雨,也定然不会给人以温和舒适之感。骆驼祥子里的雨是骤雨吗?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又是什么样的?相似吗?
“白亮亮地笼罩”赋予了雨颜色,雨本身是没有颜色的,这里却不单单是雨的颜色,更写的是雨的密集和雨大而产生的连成片后的视觉错误。再用个“笼罩”,就把雨的情态完全写出来了。不由得想起了“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就这一个“笼”字,何其妙哉!后面的“向我迅猛地横扫过来”,也证实了我的理解。“横扫”这一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势的急、大、猛以及范围之广。然横扫而过的只是我的位置吗?不,可能还预示着未来的结局,还有一种忧患吧!
我喜欢的细节(二)
暴雨声中,远处隐约传来了咚咚的鼓声。我几乎要把挡雨板抓破似的打开它,把身子探了出去。鼓声迫近了。风雨敲打着我的头。我闭目聆听,想弄清那鼓声是从什么地方传来,又是怎样传来的。良久,……我期待着……我心情紧张,一直敞开门扉,惘然呆坐着。每次听见鼓声,心胸就豁然开朗。
我为什么对鼓声如此在意?甚至在暴雨声中连远处“隐约”的鼓声都能被注意到?若是我们,能听得见吗?这必然要极用心甚至一直在侧耳倾听才可以的吧?这就是心心念念地牵挂和惦记。后面“几乎把……抓破”“把身子探了出去”,一个“抓破”,一个“探”,更可见出我的紧张、急切之状。在暴雨中,只是隐约听见的鼓声就能让我激动若此,这份关切真是跃然纸上了。这个“我”此时的样子已经浮现了读者的眼前。
“良久”“期待”“紧张”无不显示出一个在关心之下情窦初开的毛头小子那份惴惴不安和对关心之人的期盼。
“每次……就……”,让他豁然开朗的不是鼓声,而是那个敲鼓的小女孩吧!
这种心灵化的描写,岂不妙哉!
我喜欢的细节(三)
我一开始朗读,她就立即把脸凑过来,几乎碰到我的肩膀,表情十分认真,眼睛里闪出了光彩,全神贯注地凝望着我的额头,一眨也不眨。好像这是她请人读书时的习惯动作。刚才她同火锅店老板也几乎是脸碰脸。我一直在观察她。她那双亮晶晶的又大又黑的眼珠娇媚地闪动着,这是她全身最美的地方。双眼皮的线条也优美得无以复加。她笑起来像一朵鲜花。用笑起来像一朵鲜花这句话来形容她,是恰如其分的。
情人眼里出西施,果然这样。在喜欢人的眼里,对方都是美好的。眼里会闪出光彩,还是亮晶晶又大又黑的眼珠,并且“娇媚”地闪动着。这样的几句话,就把一个年轻美丽清纯的少年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所有的词语似乎都不足以道尽她的美好,尤其是爱读书的女孩,更让人喜欢。鲜花,是盛开的,是美好的,是带有希望的。
尾声
这样的一篇文章,若细读,总有太多能值得思考学习的地方。我从文字里读出对美好的向往、美丽的情愫时,也读出淡淡的忧伤。文中反复出现“黑魆魆”,是不是也有更多的含义呢?还有对雨的描写,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状态,景由心生,就是如此吧!
没有查阅资料的情况下,茫然写下初步的理解,有时间再查阅一下,看看是不是有意外的、更深入的解读?或许我的片面、或许我的恰当,都有证实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