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离不开艺术,那是因为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并且它给生活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丰富了我们的理想!
雕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诗篇,美术是美好的瞬间!而文学与影视是历史的镜子!
穷人在困境中,能从文学中感知自己的不足而奋起再作一搏!富人在盛境中,能从文学感悟到自己心灵的缺失而抑恶扬善重写人生!
在诸多的艺术中,我此生最爱文学。文学能使我在青少年时崇尚理想,文学能使我在生活困境中发现“美”和希望。文学能使我在富裕的晚年中看透社会的弊端加于无情的鞭鞑!
文学人,会终生受益于文学。因为爱好文学,使我们的眼睛炼成了火眼金睛,观察生活能够入木三分!因为爱好文学,使我们习惯于记录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出酸甜苦辣,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因为爱好文学,可以使我们看透人生,知道眼前利益的真正意义,豁达了我们的人生!因为爱好文学,可以使我们想得更远,不会再让生活中的懵懂愚弄我们的一生!
这才是真正的“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不是因为“高于生活”,让我们只看到希望而忽视了弊端,也不是因为“高于生活”,让我们对生活的览图只用五彩画笔添花添彩,而不敢动用无情的刮刀!
因为把生活描写得十全十美只是那些不成熟的政治家的痴梦,和虚假政治家的拙劣骗术!文学人的最高境界是“文学来源于生活,忠诚于生活!”忠诚,是指写实。不会因自己的个人好恶而恣意夸张!文学人,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在富境中点出不足,这才是真正的“忠诚于生活!”
所以我们文学人都应习惯于写日记,日记是文学人的真实财富,日记也是文学人提高艺术才能的“磨刀石”,日记更是历练火眼金睛的“炼丹炉”!
文学人只有淡化利益,才会真正深入观察生活,解剖生活,再现生活!心浮气躁,追逐利益,不耐寂寞,轻视艺术的人,最终只会徒有虚名!
我观察过不少写作平台,简书是最开放的!因为她重艺轻利。凡是重利的平台,都是半封闭式全封闭的。说是保护利益,实质是丧失了你的自由权!内骨子:你若赚三分,它就赚七分!当然交易是分层次的。你知道的层次中绝不会看见他们的层次。否则他们难道是“喝西北风的”?
我选在简书写作,是用来回忆人生和记录人生的。在这里我可以不限题材地写,可以用任何风格地写。写童稚时看女同学在私家花园里边唱边舞:“五月鲜花,五月鲜花,花儿朵朵开,鸟儿把歌唱……”
也可以写少年时拿着大铝锅去居民食堂里凭饭票打二两米饭,拿回家与弟弟分饭,反复观察谁的碗中高出了几粒米饭。也可以写文革中怎样去抄人家的家,回家后才发现自己的家也被人家抄了。也可以写在农村插队三年中,怎样跟邻队械斗,怎样“搞科技”做“九二零”,怎样排文艺节目,怎样拿着二胡从舞台上跌下来,怎样听农村小学生为我背诵“口算表”:一五得五,二五得六,三五得七……
也可以写,工作后。以“体验生活,丰富创作”为名,天南地北,到处游山玩水,体验真正的旅游。也可以写,企业临近破产,内部如何混乱。“捞手们”如何以身试法。也可以写,失去工作的困境,生活中的苦中有甜。也可以写自己退休后如何突然发作冠心病,如何让医生开膛用自己的腿静脉和乳动脉在己经阻塞百分九十以上的冠动脉上“搭了两座桥”,死里逃生的亲历体验……
总之,人的生活中总会在险象中,逢凶化吉,在困境中,出现希望。这就是生活的丰富性。也就是人生的意义。唯有文学才会让这些场景再现,唯有文学才能揭示这些生活的真谛。
当我哪天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时,可以对孙子孙女们说:“到筒书上去看看吧,那里写着爷爷的一生!”我会笑着离开这个世界……
这就是我为什么越老越爱文学的真正原因!
喜欢看请点关注,查阅主頁。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