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学语文教师经验➕反思=成长
方海东:名师的定“位”和定“力”——我看教师的“成长附加题”

方海东:名师的定“位”和定“力”——我看教师的“成长附加题”

作者: 相逢一笑 | 来源:发表于2016-03-20 18:56 被阅读1310次

    时间:2016年3月18日
    授课人:方海东 浙江省温州九中
    主题:名师的定“位”和定“力”——我看教师的“成长附加题”

    引子:

    名师:“名”和“师”的博弈
    这些可以评比的“称呼”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教育名家 、教育家、名师、名班主任、市特级教师、名校长)
    这些评比的混乱,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自我认识:我只是一个幸运儿,很意外的收获了一些。但是我知道,这一切只是因为我自认为的定位和定力。

    我能够接受的评价:一个努力的人。
    我能够接受的荣誉:20年教师20年班主任。

    我们当下的荣誉,只是因为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成长的“附加题”。它不仅仅是“附加”的存在,更是需要用心去解的“题目”。

    第一部分 :关于名师的“定位”

    关于名师的定位:
    1.这是明确自己当下和将来发展要求的前提。
    今年,我很纠结,因为校长极力想让我做“中层”,但“做中层”意味着专业上要放下一些。我拒绝了。
    今年,温州校长可以“考”了,校长劝我去参加,我却逃到外地讲课去了。我对校长说:“我的道路不一样。”
    2.这是给予身边的同事成长方向的引领。
    3.这是树立自我未来成长希望的界定。

    名师的定位:

    一、共同的目标与不同的方向

    我们应当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叫做“成长”。还应该有一个自己独特的方向叫“我喜欢”。

    李镇西老师的例子,打麻将其实挺累的,但因为喜欢,你不会觉得累。
    我每天要写一篇文章,累吗?其实只要喜欢就不会累了。

    我的经历:
    1996年,我遇到了一个孩子——温定建。他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但不喜欢动笔,所以几何成绩很好,代数成绩很差。妈妈说,回到家他就和爸爸打架。那是我刚参加工作,我太弱了,我没法帮到他。

    2000年,学校要拆我带的那个班,我知道那是我没带好。结果学生上告,班没拆,可是领导认为是我背后指点。我的教学没有机会,我想逃离。

    2002年,我遇到了朱永新教授,他告诉我“成功六字诀”,告诉我只要每天写一篇文章就能成功。我坚持了下来,一直到今天。

    2003年,很偶然的机会碰到一个温州教育学院的老师,他给我说:“你能给我们做一次班主任讲座吗?”我那天讲完课后,一位老师说:“ 以后像方老师这样的老师要多请。”他激励了我。

    2005年,我去各地自费听讲座。我坐在小板凳上听窦桂梅老师讲《圆明园的毁灭》,她讲了100分钟,结果我听到一个孩子讲:“怎么这么快就讲完了?”那真是震撼。后来我就坚持每天写5000字:1000多字的班主任工作体会,2000字写给我的女儿,还有2000字是我每节课后的反思。后来,学校其他老师不愿上市优质课了,我被指定去上。初选是说课,结果我顺利入选。后来,我被推荐上现场课,我获得了第一名,被推荐到省里。省里上课采用的方式是今天备,明天上,这特别适合我,结果获得了第一。我是有底气的,因为之前,我曾给1000多人的现场,给班主任做讲座。

    2007年,我出版了书籍《守候阳光》

    2010年 当选温州市名班主任

    2012年 出版《细节成就优秀的教师》

    2014年 成为浙江省特级教师

    我的体会:
    1.好老师成就好教育
    2.自我成长是永远的方向
    3.生命最痛苦的时候就是最接近成功的时候。
    4.名师就是:上课+班主任+好成绩+会讲座+会写文章
    5.不要相信身边的80&的人的经验

    生活中,很多“路”看起来没有关系,但是走着走着,发现它们是相通的。

    二、全面的思维与创新的意识

    从思维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比他人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广的视野看待自己的工作。
    同时,我们应该突破那些习以为常的认识,让我们更加“与众不同”一些。

    全面的思维:

    学生来学校的目的是干什么?成长!

    成长:缺陷+丰富+可持续(基于生命缺陷的可持续、丰富,这就是生长。)

    成长

    做任何事情,我们应该有五个层次

    • 目的
    • 目标(目的的标准)
    • 任务
    • 要求
    • 安排

    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会累,你是抓目的呢?还是抓安排?抓目的,只有一个;抓安排,那有许多。

    结论1:教育目的的高度决定了教育行为的合理!
    结论2:教育目的的高度决定了教育效果。

    青石班的教育目的:教育品质

    青石班的教育目的

    (把一个人的成长,做成了一个系统)

    基于系统

    活动序列化设计:

    活动设计
    创新的思维:

    只有那些出乎意料的存在,才能引起人的好奇和兴趣,才能推动人们去思考。所以,一些创新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思考、体验、感悟和成长的基础。

    我所接的班,一个差班。为了改变他们,我逆向思维,设立“错误俱乐部”,每人每周要犯三个错。结果学生反而不犯错了。

    创新一:温州九中“青石班”学生银行。从10元到5000元的币值。“青石币”。
    学生银行

    青石币

    青石币
    电影《我们这样的人》台词:“世界上大多数的门是关着的,所以如果你想进入某扇门,你的敲门声音最好有趣些。”
    创新二:班上学生的工资表。
    未标题-7.jpg

    有的学生1700,外事管理+卫生总管理+电教员=1700
    为什么有的2000,因为欠债太多,没有办法,努力“赚”钱
    一个被弹劾的“班级CEO",没有工资,所以是0

    当把企业管理的经验用于班级管理的时候,你要开动脑筋,把握本质。

    金融的本质

    货币只有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

    • 流通1:座位投资。(每一个座位都需要拿“钱”来买,有标价,有竞价。)
    座位投资a
    • 流通2:座位投资B,改个人投标,变成团队投标。没有钱,怎么办,借。一旦借,他就被限制了,同伴会督促他。同伴教育是非常有效的。
    座位投资b
    • 流通3:消费指南:要求咨询费、学业知识费、岗位失职费、行为过失费。
      当你需要青石币的时候,你就要为自己做事,为他人做事,为班级做事。
    消费指南
    • 流通4:借条。我们曾经规定,在班级里杜绝任何形式的民间借贷。后来发现,没有民间借贷就没有了“同伴教育”。
    借条
    • 流通5:还款计划:允许借贷,新的问题出现了,出现了一批“老赖”。怎么办?老师负责制定“还款计划”,摁下血手印。于是,欠债的孩子只有奋力还债。
    还款计划
    • 马云是拥有全面的思维的,他可以看到全部,所以有了淘宝之后,就有了支付宝,然后,又有了余额宝,再然后,就有了菜鸟物流,再然后……
    • 马云是拥有创新的思维的,他可以看到未来,所以他不会坚持初期赚钱最多的项目,而是选择了o2o,甚至创造了扶老人险,还有五福……

    那么,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三、普遍的行动和深刻的解读

    从行动的角度来看,我们只是在教师的工作上,稍微走的更前了一点。我们所有的收获都源自于教育,所以“在一线”。
    我们不仅仅局限在“普遍”,所以要求能够看得更加“深刻”。所谓深刻,就是可以看到刻在“深”处的原因。

    普遍的行动
    • 在一线:上课,当班主任。
    • 上课:不仅仅上课,还要开课
    • 当班主任:陪着孩子过日子

    同心鼓展示:
    培养班集体荣誉的最好的游戏。20条绳子拴着一个鼓。用鼓把排球颠起来。

    同心鼓
    深刻的解读

    案例析理:我们为什么那么难以看到效果?
    一个案例:(略)

    走向简约

    教育思维:问题源点走向效果终点的三个关系。

    • 关系一:问题“系统性”和“源点按钮”的关系
      让这个老师把学生的问题进行“环状”排列,看看这么多的问题能够组成一个多大的“环”。其实这是一种罗列问题的方式,用“环”状其实就是避免以顺序的方式,人为界定了问题的“重要性”。
      当我们以“顺序”的方式呈现问题的时候,很容易以前后,或者其他的方式“解读”问题的重要性。那会对教师解决问题,造成“标签思维”影响。
    • 关系二:学生的智情商和行为目标的关系
      基于学生智情商选择行为目标,应该考虑三个方面:
      (1)这个学生的能力如何,在班级中大致处于哪个阶层?
      (2)我们为他选择的行为目标是否符合这个学生的能力阶层?
      (3)我们的行为目标是否具备挑战性,让学生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达到。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我们的选择只有对准了,才能有音乐出现的可能。
    • 关系三:成长需要和教育内容的关系
      这牵涉了人的成长需要和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很多老师以为学生出现问题了,教师选择了教育内容,就可帮助学生成长。
      只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内心需要,选择的教育内容才能发挥出作用。
      对照学生成长需要选择教育内容,需要确定三个方面:
      (1)内容是否联系了学生问题系统的源点按钮;
      (2)内容是否有趣且吸引学生;
      (3)内容是否有层次,呈现行为目标的挑战要求。
      赞科夫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不过,教师知道应当朝哪个方向引导儿童。”教师的引领,其实就是针对成长过程需要的发展。
      选择教育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确定教育内容,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一个人的与众不同的标准: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
    然后,愿意行动。

    四、基础性工作和发展性工作。

    电影《功夫》中说:“能力越强,责任越大”。我们享受了他人没有得到的荣誉,我们应该承担他们不用承担的责任。“

    基础性工作:
    • 走在前沿(唐云增,80多岁的老先生:人生不止,班主任不息。每天他读书到深夜,他也到各地讲学。)
    • 做在实处(学校自留地。只要出现这两件中的一件,我不会再出去讲课。一是我的班级出现问题,二是我的女儿出现问题。我从来不信,把别人的孩子教好了,把自己的孩子耽误了这样的事。)
    • 走在路上(自己的态度)
    发展性工作:

    影响他人(”海飞丝联盟”,我的名字中有一个“海”字,所以我的粉丝叫“海飞丝”)

    海飞丝联盟

    我在三个学校做了“工作室”,每个月到他们学校去一次。

    一、众:教育是一群人一起向前寻找方向的过程
    成长
    1.打造团队,呈现家的感觉

    心灵安放处:工作心、生活心

    2.携手前行,只是为了走深

    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其实对我们来说,一群人一起,可以走的更深。
    我带工作室的成员去做“公益课”。

    3.影响同伴,就让彼此前行

    用一个人去影响一个团队,这是我的想法。

    二、从:成长是一些人与身边世界对比的过程

    成长取决于你在周围世界的高度。所以,成长是我们自己和身边世界对比的过程,我们用“从”来表现一种对比的过程。

    1.研究模式,做写讲思的全融合
    2.阅读世界,借鉴和对比的过程
    阅读世界
    3.阅读他人,以赛代练求证成长

    成长的两种方式:第一是和过去的自己相比,第二是和现在的别人相比。

    三、人:影响是一个人寻找自我内心升华的过程
    1.专家引领,让起点处于更高处。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外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 成长就是如此。
    (带学员去与名家面对面:李镇西、万萍、唐云增老师等)

    2.我的影响,让过程彰显更实处

    我的影响:每天坚持四个一,每天上一节好课,每天和一个孩子谈话,每天阅读一小时,每天写一篇超过1000字的教育随笔。

    3.自我监督,让结果立于更美处
    专注

    我们要去影响别人的原因,是因为当年别人也那样影响了我们。所以,善良需要传递。

    第二部分:关于名师的定力:

    1.有定力,是专业成长可持续的前提。
    要处理好“名”与“利”的关系。
    我就想知道,一个孩子在我的手里,他可能发生怎样的改变?
    2.有定力,是维护“名师”荣誉的基础。
    3.有定力,是安于教育,平静生活的表现。
    我们需要安心,现在这个社会诱惑太多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名师的定力源于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袁振国)。

    2.名师的定力来自合理有效工作方式:

    合理有效:(1)稳定家庭;(2)引导学生;(3)征服他人。(你HOLD住你的同事吗?当你有一天你做的别人都做不到的时候,他们便不会说你。)

    3.名师的定力来自于对名利的认识和工作的满足。

    满足:
    (1)改变一个孩子(你不要梦想改变所有的孩子,要从改变一个孩子开始。)
    (2)寻找最好自己(你最好是什么样的?你肯定可以比现在更好。)
    (3)影响一个老师。

    4.名师的定力源自于对生活中对“善良”的传递。

    善良:
    (1)教育只是一个渡口
    (2)我的台州工作室
    (3)我的公益讲座和课堂
    5.名师的定力源自于对自己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追求:
    (1)幸福完整的教育:
    (2)个人的教育风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方海东:名师的定“位”和定“力”——我看教师的“成长附加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gc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