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论:因为过去的事情导致现在的结果
目的论:因为现在的目的,而制造出原因
过去的经历是我们赋予他们成为什么的意义
我们制造出一个目的,不是别人的问题导致我们这个结果,而是我们为了某个目的去制作这个目的
你感觉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作为相应的手段,你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手段而已,目的是震慑住对方,让别人误以为你是对的一方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因为经常我们准备做一件事情准备改变时,遇到困难,我们便心生放弃感想,产生了我不行的心理暗示。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了什么,即使对现在有影响,但记住过去是不可改变,无论怎么回述过去却改变不了现在,只有改变当下才会影响未来。
讨厌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告诉自己自己本来就很差劲,怎么做都做不好,其目的是不去改变。
因为某事而感到自己的行为很不好,便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从而导致自己也应该讨厌自己,故而生出很多自己缺点的想法。
弱势特权:暴露自己的不幸作为武器来支配对方。
对于孩子,既不当作成人来对待也不当作孩子来对待,而是"当作人"来对待。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一个人来真诚相对。
所有人都平等,走在同一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
无论是优越感还是自卑感都不是一种病态,自卑感让人上进,而自卑情结阻碍发展,给自己不去努力找出借口。
赏罚教育的弊端:这种教育的最终结果,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我们常为了得到别人的感谢或表扬的话,而去做某件事情。
课题分离:
辨别"这是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作好自己的课题,才能影响孩子去关注自己的课题。
很多情况下不进行课题分离而是干涉别人的课题会显得更加容易。例如孩子总是系不上鞋带,对繁忙的母亲而言,直接帮孩子系上要比等着孩子自己系上更快。但是,这种行为是一种干涉,是在剥夺孩子的课题。而且,干涉的结果是孩子什么也学不到,且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而我们也常有这种误区,希望别人关心我,也许觉得别人对我的干涉那是因为关注了我,而非无视我。
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回报思想的束缚,生活中我们除了自己觉得为别人做了什么希望别人日后能回报,并且在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也受到其束缚,觉得要回报。
不要害怕被人厌,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
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只在意别人是否关心你,中心点在自己身上。我是我人生的中心,却不是世界的中心,我只是世界的一部分。
人际关系的中心,不是他能给我什么,而是我能给他什么,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从而得到归属感。
在某个小的共同体中,某人是权力的主导者,跳出这个小的共同体,进入更大的共同体下,你与某人是平等的人。
无论是表扬或批评都含有有能力者对没有能力者所做的评价。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用"用糖或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是操纵。
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价值是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对别人的期待,作加法而不作减法。
没必要特别积极地肯定的自己,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这是因为能够把家人视为"伙伴"。若非如此,肯定会产生"为什么只有我干?"或者"为什么大家都不帮我?"之类的想法。在视他人为"敌人"的状态下所作出的贡献也许是伪善的。
"我对别人有用"并不是由别人来确认,而是自己感受到的。"我对他人有贡献"是一种自我认可,而非他人认可。唯有满足此,才会有幸福感。
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