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院短短八天的培训转眼结束,期间我们聆听了十来位专家精彩纷呈的讲座,内容涵盖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从生命教育的价值实现到智慧班主任的修炼,从班级管理主张的提炼到课题研究价值取向的学习等颇多精华,都使我受益良多。回到工作岗位后,我不断地咀嚼回味,消化吸收,并积极地实践运用,我的班主任工作也在悄然中发生着改变。
一、班级文化的氛围营造
此次培训参观了瀍河区实验小学和魏书生中学两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聆听了几位老师的经验分享,让我感觉到班级的文化建设不单单是环境文化的布置和营造,重要的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创建,班级文化的建设要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环境文化要带着温情,让孩子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制度文化要规则在先,让孩子清楚知道依规而行,精神文化要深耕厚植,带给孩子身心的滋养。魏书生中学的每个班主任都用心打造属于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并延续使用,非常具有借鉴意义。虽然班主任所带的班级和学生会发生变化,但是班主任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核不变,并且在一直沿用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
因为认同,所以行动。今年我带六年级,学生是我从四年级一直带上来的,彼此都十分了解,于是我放心地让学生着手班级文化的建设。班干部谋划班级风采展示,从班名、班徽、班歌、班级口号等具有班级标识的文化入手,集思广益,出谋划策。环境文化的布置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分小组进行内容板块的构思,再动手装饰,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营造温馨舒适的教室环境。孩子们很有想法,开设了我和我的朋友专栏,让每位同学都写写自己班内的好朋友,方便彼此鼓励,加深友谊;优点墙板块上显示了八个小组不同成员的优点,让大家继续发扬优点,互相学习,并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装饰得别具特色,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真的不容小觑。制度文化除了每天口头的强调外,在教室前边再进行制度上墙。小学生守则、班级公约、纪律卫生制度,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现在收书、放凳、捡垃圾已经成为我们班同学下课的自觉行动。瀍河实验小学校园分贝的设置让孩子们学会控制自己的音量,避免大声喧嚷,给孩子们营造安静的校园环境。我也在班内学习使用,自习课、午餐时间、校园活动按分贝设置进行约束,营造和谐宁静的学习氛围,享受身心的愉悦。
二、班级管理的智慧修炼
培训时呼宝珍老师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与其在教育的下游抗洪救灾,不如在教育的上游植树造林。这和魏书生中学的班级管理三阶段不谋而合,都强调班级管理要有预判,重视前端管理,轻现场管控,后期还要及时总结。这对我很有启发。很多时候我都是等问题暴露时才引起重视,当矛盾发生时才想法解决,并且只着眼于问题的解决,缺乏深入的思考总结,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以后需要改进,学会用前瞻的眼光及时发现,把问题遏止在萌芽状态,问题解决后也要注重梳理反思,总结复盘,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一旦问题已经发生,要学会热问题冷处理。在学生的情绪比较激动时,不急于解决问题,要先认同学生的情绪,表达老师的关心,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等学生冷静下来后再向他讲道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魏书生中学的六步管理法也给我智慧的启迪:制定标准--规定流程--责任到人--强化培训--提醒跟进--定期总结。标准在先就让学生知道做到何种程度,细化流程让学生知道如何具体操作,责任到人就方便过程监管,强化培训就能持续精进,提醒跟进可以防止松懈,定期总结又能表优促先,所以不管是纪律、卫生,还是学习,甚至是班级活动,六步管理法都很适用,让繁杂的班级事务变得能落实、易操作,好检查,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问题的发生。仔细回想,我们班内的小组加分制不就是六步管理法的落实吗?只是我没能深入思考,细化总结。小组加分制既简单易行,又推动了班级管理的良性循环,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
三、专业成长的方法借鉴
纵观培训的老师,他们能够从教育一线脱颖而出,离不开他们对教育实践的敏锐观察,离不开他们读写研的成长型思维,更离不开他们对自己专业发展的持续追求。邓明霞老师说,成功者的经验没有办法被复制,但经验背后的工具、方法,步骤、流程可以却可以借鉴。是的,这次培训就让我学到了不少专业成长的方法。首先是借力阅读、爱上写作,潜心研究,积淀持续发展的功底。回想自己,每天除了备课批辅,又经常被班主任事务的繁杂所累,几乎没有静下心来阅读专业书籍,写作也是少之又少,潜心研究就更是微乎其微,自己的知识长期得不到更新,又谈何成长?方法已知,实践是最好的行动。现在我也正试着做好时间规划,保证每天的阅读时间,把专业领域的书籍报刊放在案头显眼位置,方便随时阅读,汲取最前沿的教育信息,也逼着自己静下心来,归纳整理,把班级叙事,教育思考、头脑里灵光一闪的想法及时记录,建立独属于自己写作仓库。努力把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写作变成我工作的常态。
以前总觉得做教育研究很难,培训时听了张五敏老师能对在他的课上写数学作业这一寻常问题做详细研究,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教师的研究不需要多么高深,重在问题的解决。只要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拟定课题,再设计研究方案,明确实施过程,然后归纳总结,就可以形成自己的课题。步骤清晰,切实可行,让我对课题研究也不再恐惧,相信今年的课题研究会进行的更轻松顺利。
培训最大的财富是收获了一种思维模式,认识了一群有品有谋有情的教育同仁,也让我学到了更智慧更高效地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更让我在琐碎平常的生活中产生了自我改变的内动力,并开始主动突破舒适区,积极地向更开阔更深入的专业领域迈进。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希望通过我的坚持和努力,成就属于我自己教育生涯的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