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丨如何超越单环学习,实现双环学习?

作者: 荒原苍狼 | 来源:发表于2018-04-24 14:24 被阅读25次

问答丨如何超越单环学习,实现双环学习?

问:双环学习,可以理解为熟悉的区域和不熟悉的区域都要不断学习的过程。对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就不厌其烦的精研,但对自己不喜欢的领域也不够重视,这是思维模式固化吗?

答:可以说,这是思维模式固化的一种表现,也是思维模式固化的一种原因。

这种在自己熟悉、喜欢的领域不断加码的行为,有一个专门的说法,叫做被“认知的自动化”所绑架。

1. “熟练的无能”

有一个外国教练在中国执教的时候发现,中国的球员掌握了一种技能以后,就会乐此不疲地做。但是,一旦上场,他的这些技能就完全用不上了,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喜欢一种舒服的方式,而不是一种受挑战的方式。只要有人在他前面晃,他的所有技能就立即失效,陷入到一种恐慌的状态。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当中,是非常多的。

学校里有一种现象:有些同学好像学习很努力,但是总是没有进步,这是因为他们在偷懒——偷偷地懒。他们不是那种别人学习他睡觉的懒,他甚至比别人起的更早,比别人花的时间更多。但他们习惯性地去做那些没有什么挑战性的习题,去读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书。他是在给自己和别人展示出一种在努力的迹象,但实际上他在偷偷地懒。

对于这种状态有一个专门的说法,叫“熟练的无能”。面对新问题,面对有挑战性的问题,他始终不能够给出有成效的解决方案,就叫“熟练的无能”。

2. 如何从单环到双环?

在商业上,很多企业陷入“单环学习”、“熟练的无能”的状态。

北大毕业卖猪肉的陈生,很多人都听说过。他可不是租了一个摊位在卖猪肉,他一年养几十万头猪在卖。他的生意很好,利润非常高。

他做饮料也好,做猪肉也好,都有一个习惯——总是在别人觉得理所当然的商业逻辑和行业习俗当中找问题。

比如,他的猪肉叫“壹号土猪”,这个猪肉比普通的猪肉要贵一至两倍,但是有意思的是,他在超市里开设专门摊位的时候,所有猪肉上午就卖完了,下午就买不到了。

他怎么敢把自己的产品卖到别人一倍甚至两倍的价格?他说:

整个行业都有理所当然的想法:一斤肉卖多少钱大家心里头是有数的,你只要贵出了一毛钱、两毛钱、一块钱,消费者就立即会远离你。但是,这其实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想当然的想法。

在这个市场上永远有两类人。一种是知道菜的价格、肉的价格、油的价格的人,他们对价格的变化极其敏感;另外一部分人是,当你说出一个价格来的时候,他会很茫然的问你:这是贵还是便宜?后一种人对价格不敏感,但他会对味道更敏感。而他的猪肉,针对的就是这样一群人,所以他的产品卖得好。他通过仔细的调研推算,发现这些人在人群当中是有固定比例的。

从这个例子里头,我们也能感受到什么叫单环学习,什么叫双环学习。

单环学习就是在既有的认知模式套路上,不断地强化。比如说让你的产品价格再降低一点儿,品质再升高一点儿,也就是在1%到10%上做文章。

有一个现象:在创业的时候,提高十倍的性能,让你的产品服务和体验提高十倍,往往比提高10%更容易。

为什么呢?当你决定提高10%的时候,你是按一个既定的套路、方法、路径,比别人做的好一点。而当大家都在使劲的时候,你能够做到的比别人好一点,最多能达到10%。但是当你换了一种路径的时候,对天经地义的习俗、方法、套路产生质疑的时候,切到另外一个环上去的时候,你会发现,用这种方法来做反而很简单,收益和成本的比值会大大提高。

3. “四道坎”

冯唐先生说他在计划写一本书,他在麦肯锡工作的时间超过了十年,他想把自己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悟到的真正麦肯锡方法,给大家用清晰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他说,其实麦肯锡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基于事实的、由大胆假设所引导的、由逻辑所验证的真知灼见。作为一个有洞见的观察者、一个咨询师,他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但是要真正做到,非常难。

这是四道坎。

第一,要基于事实。我们好多时候的讨论都不是基于事实,不是保持一种视野和心智的开放性,而是几乎是基于几个特例。这样得出来的结论,在第一道坎就已经输掉了。

第二,要有大胆的假设所引导。陈生先生用的就是一个大胆的假设:总有一些人是根本不在乎猪肉价格的。

第三,提出大胆假设以后,还要用逻辑来验证。不能让你的思维完全被幻想、自我陶醉所绑架,所以要用逻辑来验证。

最后,得出一种真知灼见(insight),一种有洞察力的结论。我们很多时候没有保持对真知灼见的热爱,对陈词滥调、正确废话的警醒甚至厌恶,这样是得不出真知灼见的。

只有过了这四道坎,你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认知。

这也是我们实现双环学习要越过的四个坎儿——基于事实,由大胆的假设所引导,用逻辑来验证,始终让自己的思维认知和表达接近真知灼见,而不是陈词滥调。

问:“双环模式”甚至多环,都需要打破原来的认知,弱化原来的单环,这个靠什么实现?我想应该多多学习一些优秀的思维框架,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剖析问题,避免跳不出来自己现有的惯性思维。那我现有的疑惑是:怎么去得出结论,判断出哪个环才是最优解?可能得知道每种思维或者方法的边界条件吧?

答:提出这个问题很自然,但是实际上,这里头暗含着一个思维陷阱:我们只有学会游泳之后,才能下水。

从单环到双环,并不是我们认出了另外一个有价值的环,我们转到那个环上去。只要你能够保持基于事实、大胆假设、用逻辑来验证,并且始终像逃避瘟疫一样地逃避陈词滥调,你总能够找到一个新的环,能够超越你现有的认知套路。

实现双环学习也不是目的。一种套路会悄悄地绑架我们,所以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在获得了某种套路的同时,不断地超越既有的套路,让自己在某一个点上切入到另外一个环路上去。

我们事先不可能知道另一个环是什么样子,但是,你只要保持一种超常的主动性,有意识地逃避舒适区,以一种异常开放的心智状态,时刻接受逻辑检验,不回避各种痛苦和尴尬,你一定会从原有的环路上切换到新的环路上去。

问答丨如何超越单环学习,实现双环学习?

相关文章

  • 问答丨如何超越单环学习,实现双环学习?

    问答丨如何超越单环学习,实现双环学习? 问:双环学习,可以理解为熟悉的区域和不熟悉的区域都要不断学习的过程。对自己...

  • 如何超越单环学习,实现双环学习

    熟练的无能 比如说投球,在场下舒适区练得非常熟练,但在上场遇到对抗,干扰,就表现的很无能。 老师打这个比喻,我深有...

  • 如何超越单环学习,实现双环学习?

    从单环学习到双环学习并不是从一个专业领域的学习增加到两个或多个方面,也就是单环变为双环不是1+1=2,而是当你在一...

  • 如何超越单环,实现双环学习?

    不要让自己陷入一种"熟练的无能",让自己的练习进入一种"略有挑战性的紧张态" 从单环学习,进入双环学习,不是一蹴而...

  • 认知第五课 | 认知越狱、单环学习、双环学习

    大兵/08.04/认知第五课 关键词:认知越狱,单环学习,双环学习 问题: 1. 你是如何理解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的...

  • 如何超越单环学习,迈向双环学习?

    简介:本文采纳吴伯凡老师的“认知方法论”中“单环学习”与“双环学习”的基本逻辑,向读者呈现各自的定义和实例,进一步...

  • 假勤奋vs真努力

    最近在试听吴伯凡老师的《吴伯凡.认知方法论》,其中有一期讲“如何超越单环学习,实现双环学习?”的内容戳到了我。 吴...

  • 超越单环,实现双环

    一个人开始废掉的迹象之一,就是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在越来越低的配置下,活得理所当然。一直待在舒适区不尝试走出来,...

  • 单环学习 or 双环学习?

    自从事培训工作以来,似乎所有的关注点都免不了与学习有关,田老师有句金典名言:“不以学员改变为目的培训都是耍流氓,不...

  • 拆掉思维的墙

    那堵墙怎么来的?——单环学习 标题中提到有双环学习,那你一定会问,肯定也有单环学习咯。单环学习就是说: 你已经逐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答丨如何超越单环学习,实现双环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ld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