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国庆期间,娃跟好朋友去滑了一次冰,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假期结束前她又主动要求去滑了一次,而且听说两次都玩得不想走。等我徒步归来,晚上洗漱的时候,娃凑了过来。
娃:妈妈,TT说要送我一双冰鞋……
我:哦,妈妈听说你们去滑冰了。滑冰好玩吗?
娃(点头)
我:那妈妈给你买一双冰鞋吧。
娃(两眼放光):那等会儿我们就上网选嘛。
我:哦,今天不行了,你该睡觉了,明天等你回来我们就挑好不好?
娃:好。
第二天我找TT妈要了她给孩子买的冰鞋的链接,又上网搜了搜相关产品,做了下功课。傍晚时分,我跟娃一起回到家。
娃(坐到我身边开始念叨):冰鞋……冰鞋……
我拿出手机,在搜索框中输入“冰刀鞋”,然后同娃一起浏览起来。考虑到娃娃的脚还会长,如果一直玩下去的话,预计每年要换至少一双,于是我们依据评论最终敲定了一款性价比比较高的鞋。
我:嗯,我们买鞋子节约了一笔钱呢,那再给你买身滑冰的衣服怎么样?
娃的脸一下子就笑开了花。
于是我们继续在网上浏览滑冰服,娃一眼看中了一套冰蓝色(这是她近一年来最喜欢的颜色,我揣测跟艾莎有关)镶边、手臂和腿部缠绕着螺旋形的烫钻装饰的衣服。
娃看着我把衣服和鞋子一起下了单。
娃:妈妈,等衣服和鞋子到了,你跟我一起去滑冰好不好?
我:好呀。
接下来整个晚上,娃都表现得很开心,而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兴,把我都感染了。
【思考与总结】
我能感觉到,在沟通滑冰这个事情上,一开始孩子是有一些压力的,而这种压力应该跟之前她没有按照我的期望去学游泳有关——她可能觉得,妈妈希望她学游泳,她不肯去学,现在她想去滑冰,妈妈可能会不高兴,甚至不同意。当发现事情并不是她之前预想的那样时,她的开心是加倍的。
站在我的角度,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作为一个曾经控制欲很强的母亲,或许倒回去几年,孩子没有遵从我的期望,我就会不高兴,并且试图说服她,但现在我能坦然地接受了。
第一,孩子有她自己的喜恶,我觉得好的未必是她喜欢的。学什么,怎么学,或者玩什么,怎么玩,还是得出于她自身的兴趣和意愿,依靠内在动力来推动;
第二,我觉得孩子应该有至少一项体育运动上的爱好,既强健体魄,促进发展,又能创造有意义的课余生活,而至于这项运动到底是什么,我并不在意,她自己选择就好;
第三,她第一次跟好朋友去滑冰就是“蹭”了别人的课,算体验了一把被教练的过程。既然还想去,我也就征询了一下意见,要不要正式请个教练来学。娃说先自己玩,以后再报课,我也就尊重了她的意见(同时我也知道,不报课不等于就不学习。事实上,娃的学习能力非常强,早两年她还在泳池里玩水的时候,就通过观察教练训练别的小朋友的过程而掌握了一些游泳的要领)。
这段时间在学习心理学课程,反复听到“生命的意义,是成为自己”这个说法。对于成年人来说,成为真正的自己需要完成很多功课,尤其是不少人需要去克服童年经历所造成的影响。而作为父母,我们就是孩子童年经历的塑造者,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去成为真正的自己,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尊重界限、放下控制,让“孩子的自我围绕自己的感觉而构建”。
然而,父母们总是会有这样的顾虑——如果我不教育和引导孩子,TA会不会“长歪”?如果我总是无条件地尊重和接纳,TA会不会被惯坏?我记得武志红曾提到过,前女友李雪(也是一位心理学者)宣扬要给孩子近乎绝对的自由,这样的倡导曾引起他深深的不安。但若干年过去,那些认同其观点并身体力行的人们提供了反馈——被这样养大的孩子,富有人性,并充满了活力。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向来各方争论不休。站在个人的角度,我宁愿相信人的天性是向善和向上的。而能不能放下自身的恐惧和焦虑,让孩子的生命力自由地伸展,这就是作为父母的修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