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人说,家里买了多少药,我心里颇为不解,有必要吗?自打我对象生病不能断药后,我对药简直就“深恶痛绝”,能不吃就不吃,更别说备了。
我小时候家里穷,自然养成了一些节俭的习惯,比如,在生活中不浪费粮食、水、电、气,一句话,不浪费金钱。为什么不买药?我是这样计算的,平平常常的一个头疼脑热,从药店直接买药,没个一两百块下不来,如果去医院,还得做各种检查,再拿一点药,怎么着也得上千元。辛辛苦苦挣点钱,用在买药上,实在不划算。
目前我的钱,绝大多数是存下来了,有时候和孩子他爸开玩笑,说,我存的钱不只是我的,平时吃恁的喝恁的,他说,知道就好。
前段时间看过一个段子,说某国的健身房多,咱国家的药房多,说的也是,我们小区西门口就有两家药房,南边一家,北边一家,中间就隔着小区的西门。
许多事情,有种比较神秘的说法,叫“心想事成”,比如说检查病菌,果然就能检查得到;但如果不过分关注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说不准也能将就过去。
凡事不过度关注,一旦过度关注,就会物极必反。比如在我们的验货过程中,我警惕这车货物或许有问题,但我不会把我这种警惕传给我的同事,怕因此他们有所针对,一旦针对,就有失公允了。
还有,我们对体重的过分关注,对我们写作的过分关注,对阅读的过分关注,都容易引起焦虑,一旦焦虑,就难以沉下心来,享受过程的美好了。
在简书,因为有钻、贝的诱惑,我们中,还有多少人,能真心阅读过自己点赞过的文章?好多都是为点赞而点赞,但也有能够静心阅读的简友,他们的状态真让人羡慕。
当年在新浪博客,我就是一个认真阅读的访客,那时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在文章上,而是在博主的音乐播放器上,从那里,我熟听了好多好听的歌曲,如果把我比作一棵树,那些音乐,就是滋养我根系的丰富的营养。
那时,我为什么能够静下心来欣赏这些音乐?因为那时候我还年轻,手里有大把的光阴可以虚度,现在回顾那段时光,是真正快乐的时光,那时的阅读和聆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欣赏。
所以,我认为,在简书,我该放慢我阅读的速度,静下心来,认真跟读几位作者,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梳理自己的内心,感知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再按自己的内心随心所欲,就很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目标,我们大家,自然能够各取所需、心想事成的,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