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2岁的孩子想表达什么》解读版

《0——2岁的孩子想表达什么》解读版

作者: 七色黑白 | 来源:发表于2019-05-09 17:59 被阅读0次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这期我要为你解读的书是《0-2岁宝宝想表达什么?》。

    得到在2019年春季知识发布会上,独家首发了一套电子书“了解你的孩子系列”。这本书是这个系列里的第一本。这套书的作者是英国顶级心理治疗机构塔维斯托克诊所。这家诊所是精神分析的胜地,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都在这里工作过。而且,这家诊所在儿童心理和家庭治疗方面特别权威。他们把0到14岁的孩子分成了4个年龄段,从专业的角度给爸爸妈妈们写了这套育儿指导书。

    今天的父母在养孩子这件事上真的是越来越用心,但是他们好像又比前辈更容易自我怀疑,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好爸爸、好妈妈。他们会学习很多育儿方法,可有时候就像空有一身武功,根本用不上;好不容易使出一招,又像打在棉花上,好像也没什么效果。

    为人父母成了技术活。想学好这门技术,不能光学技巧,更要掌握规律。这就是我要讲的这套书的核心思想:养育孩子首先要理解成长的内在规律。

    本期我要讲的是0到2岁这个阶段。这本书写得很具体,作者根据临床经验总结了几十个新手父母都会碰到的难题,从这些难题出发,引导父母换位思考:宝宝是怎么想的?理解了婴儿的心理,父母就能理解婴儿成长的内在规律,也就知道该怎么解决问题了。这本书里讲的规律,概括起来就是4个关键词:变化、情绪、好奇心和自我意识。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说说。

    第一部分

    先说变化。你可能会想,成长就会变化,这还用说吗?但是,父母好像会忘记这个道理,有些带孩子的痛苦就是这么产生的。

    举个例子,这本书里写到一个妈妈,她的名字叫卡西。宝宝刚出生那几周,卡西感到自己体力严重透支、心情极度低落。她说她觉得自己的整个生活都被剥夺了,没办法好好吃一顿饭,白天黑夜总在喂奶,总在抱着宝宝。半夜里,宝宝发出巨大的哭声,就像一个你不知道该怎么关掉的闹钟。你强打精神爬起来,给他换上干净的尿片,喂好奶,抱着他安抚,哄他入睡,看他睡得香甜,你以为终于可以喘口气了。这时候,他突然又哭了起来。那一刻,真让人挺绝望的。

    跟很多父母一样,卡西也实验了各种方法,试着解决问题,像是鼓励父母不要立刻满足宝宝需要的哭声免疫法,或者让宝宝生活更有规律的程序育儿法。这些方法看似简单,执行的时候却非常挑战妈妈的意志力。对卡西来说,最难的是要克制宝宝一哭就去安抚他的冲动,任由闹钟响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宝宝终于一晚上只醒一次了。可是卡西还没睡两天好觉,宝宝好像退化了一样,又开始频繁夜醒。

    想到一切又要重来一遍,卡西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你想想,让卡西绝望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是宝宝的哭声吗?当然不是。实际上,卡西绝望是因为宝宝的行为跟她期望的不一样。卡西以为她做了某些事情,宝宝就会给她特定的反馈。可没想到,宝宝根本不按剧本走。

    有的育儿指导就像游戏攻略。它们这么写会让父母误以为自己是游戏的玩家,婴儿的需要只是游戏里的关卡。照顾宝宝就像是在闯关,生产、哺乳、换尿布、哄睡。父母掌握了一项新技能,就可以解决一个新问题。这样一个个把问题解决,游戏就能通关,宝宝就会成为像奶粉广告上那样笑着的天使宝宝。

    这真的是搞错了游戏的规则。养育孩子是个协作游戏,孩子才是主角,父母只是配角。

    卡西的妈妈希望宝宝能一夜好眠,这是她的想法。那宝宝是怎么想的呢?宝宝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白天,什么是黑夜。他被巨大的力量扔到这个世界上,他的小天地彻底改变了,他再也回不去了。这个过程就像宇宙初开,万事万物都是新的,需要时间才能从混沌逐渐清晰。每当一个新的意识清晰起来,他就会向成人的世界靠近一点。通过光线、母亲的状态,宝宝逐渐感知到白天和黑夜不同,他会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昼夜节律。从想吃就吃、想睡就睡,转换到有规律的生活。

    成人总是希望世界是稳定的,但婴儿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骤然进入到婴儿变化的世界里,习惯稳定的父母自然会不适应。如果他们尝试让宝宝快点进入稳定的成人世界,一定会在某些时候会受挫,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徒劳。父母需要从心底接受,对婴儿来说变化是常态。该发生成长的总会发生,只是没有明确的时间表。这样,就算不能解除疲劳和焦虑,也一定能避免绝望和痛苦。在无数次的尝试之后,卡西终于明白,宝宝有的时候会进步,有的时候会退步,都很正常。就算某些方法没用,卡西觉得自己也不那么绝望了。她变得更冷静,也更有信心了。

    第二部分

    希望这么说不会给你造成一种误解,觉得父母的努力都没用。我是想说,接受了婴儿总是在变化的现实,才能抛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把力气用对地方。那么0到2岁这个阶段,父母最应该花力气在什么事情上呢?这就要说到我们要讲的第二个问题:情绪。

    有一次,我在家门口看到一个奶奶带着一个小宝宝。宝宝吃了一口苹果,立刻哭了起来。不远处的妈妈急匆匆地赶上来,连忙问:怎么了怎么了。奶奶说,没事没事,可能呛了一下。扭头问宝宝,还吃不吃果果啊。

    你有没有感觉到这里有什么不对呢?

    奶奶和妈妈都很关心宝宝,看到宝宝哭了,他们会赶紧确认宝宝安全,但是他们都没跟宝宝说话。宝宝的哭声是他发出的信号,奶奶和妈妈只接收了一部分信息,她们知道宝宝身体不舒服,但是她们忽略了另外一部分信息,宝宝的情绪也不好了。宝宝呛着了,不光是嗓子不适,还可能感觉到恐惧、委屈、不安。

    新生儿的父母更容易犯这种错误。他们听到宝宝大哭,总以为哭声是身体痛苦造成的。如果喂了奶、换了尿片,拍了嗝还没用,父母就会担心宝宝病了,或者觉得生气、沮丧。这些父母没有意识到,宝宝正在尝试用情绪跟他们交流。

    情绪交流是人的本能,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在尝试情绪交流了。这本书里讲到一个小宝宝爱莎就是这样的。爱莎的妈妈说,她怀孕的时候能感觉到宝宝爱莎经常有快速明显的胎动。这个时候妈妈就会拍着肚子,轻声问爱莎:你要做什么?爱莎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安静下来,好像是在“听”。妈妈说完之后,她又会快速动来动去,好像是在“说”。宝宝胎动是用动作向妈妈发出信号。妈妈跟爱莎说话,抚摸肚子,就是在回应爱莎。妈妈通过这种方式,教会了爱莎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交流本身。这种交流是超越语言的,它是一种节奏:倾听、回应,在互动中尝试相互了解。她们交流的内容当然不是语言,而是情绪。

    出生之后,宝宝的情绪交流能力会越来越强。高兴的时候,宝宝会笑,手和脚会动来动去。生气或者害怕的时候,他就会大哭。迪士尼有一部动画片叫《头脑特工队》,形象地描绘了这个过程。宝宝刚出生,小脑袋里出现了一个金黄色的小人,她叫乐乐。爸爸妈妈冲宝宝微笑,乐乐按下黄色的快乐按钮,宝宝马上冲爸爸妈妈笑起来。突然,宝宝哭了,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忧忧出现了,她按下了蓝色的忧伤键,大概是宝宝突然感到饿了吧。宝宝通过情绪表达自己,这个过程可以分解成四个步骤:刺激、情绪、想法、行为。爸爸妈妈的微笑,或者肚子里饥饿的感觉,都是外部环境的刺激,刺激宝宝产生某一种情绪。然后,情绪会引发想法,反馈给身体,产生某种生理反应,宝宝就有特定的行为。这跟望梅止渴是一个道理。这个过程在心理学里有个名字,叫“情绪链”。情绪链不断重复,宝宝就会形成更稳定的情绪,然后逐步形成更稳定的人格。

    可是,当我们掌握了后天的语言之后,反而会忘了情绪能交流。面对0到2岁的宝宝,父母特别需要重新捡起成人已经有点钝化了的情绪能力。

    首先要识别宝宝的情绪,然后搞清楚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一开始,妈妈可能根本不知道宝宝为什么哭,不知道他是愤怒、恐惧还是伤心。慢慢地,妈妈掌握了宝宝的情绪表达,她知道某一种哭声或者动作,代表饥饿,而另外一种哭声是困倦烦躁。识别对了,妈妈就能很好地回应宝宝的情绪,知道自己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意识到情绪是可以传染的。看到宝宝开心地笑,父母会自然地笑出来。父母笑的时候,宝宝也会用微笑来会回应。如果妈妈的心情很焦虑,宝宝也会焦躁不安;而宝宝不安,妈妈就会更焦虑。这种情况下,妈妈用尽各种方法可能都哄不好宝宝。因为她没有意识到,她把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宝宝了。所以说,妈妈的情绪稳定,对宝宝来说特别重要。为什么?因为她能让宝宝感到安全。跟很多的动物相比,人类的婴儿好像还没准备好就降生了。他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坐起来;一岁左右才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宝宝明白这段时间只靠自己不行,他希望妈妈时刻在身边,能保护他、照顾他。妈妈情绪稳定,宝宝才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

    第三部分

    随着宝宝的身体逐渐发育,他慢慢意识到自己有了更大的能力。这时候,有安全感的宝宝才有勇气去探索这个世界。驱动他去探索的就是好奇心。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个问题。

    迈出自己人生的第一步,第一次能掌握自己要去什么地方,这种感觉一定很好。这时候,宝宝的内心其实挺矛盾的。早上可能还自信满满地想要放开妈妈的手,下午走路的时候,又会紧紧地拽着妈妈的衣服。妈妈可能会有些困惑,但这很正常。不管宝宝表现地多勇敢,他都只是个小婴儿。他需要练习离开妈妈的保护,然后回到妈妈身边,确定她依然在。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信心。在满足安全感和满足好奇心之间找到平衡。

    一旦宝宝找到了平衡,他就会越来越大胆,好奇心的驱动力就越来越大。好奇心是一种心理倾向,当人遇到新事物或者新环境,就会特别专注,还会产生很多问题。成人也一样。你想想,你到一个新的地方旅行,整个人是不是就会进入一种有点亢奋的状态,会特别主动地去听、去看、去参与。因为新环境刺激了你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学习的内在动机,更是创造力的基础。两岁的宝宝发现,按一下琴键,电子琴就会响,他会觉得很好玩。他会好奇,按下另外一个键会不会也响呢?这时候,他肯定是在乱弹琴,但是请千万别打扰他。这是独属于他的旋律。弹着弹着,他自己就会发现,有秩序的旋律更悦耳。他就会开始对音乐感到好奇,会自己去寻找琴键的规律、音乐的规律。

    在创造中,孩子的好奇心满足了,他才会开始新的创造活动。所以,在这个年龄段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满足好奇心。

    对充满好奇心的宝宝来说,不管做什么都是玩。在父母看来稀松平常的事,像吃饭、走路,他们都能把它当成游戏。他可能会因为抓面条而大笑,可能会专挑马路牙子晃晃悠悠地走。

    孩子的每一种游戏都是有意义的。彩色的积木,不仅锻炼宝宝的精细运动发育,让他的手指更灵活,还能帮他认识形状、颜色等等概念。书里说,2岁的宝宝山姆,起床之后会先跟自己的彼得兔说一会儿话,然后再到卧室去找爸爸妈妈。彼得兔是山姆想象中的朋友,可以随时陪在他身边,也是他的另一个自我。山姆他知道早上起床之后只有他一个人,他正在学习独处,也是在体会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他在思考友谊的本质,也是在对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产生热爱的感情。你看,只是宝宝山姆早上跟彼得兔说说话,就有这么复杂多样的功能。

    宝宝甚至会在玩中思考一些让大人惊奇的、深刻的问题。黛西的妈妈听到黛西蹲在花园,一边摆弄一堆落叶,一边哼着歌。这个小小的女孩,感伤地唱着:很多很多小朋友都走了。唱了一遍又一遍。妈妈不知道黛西在想什么。但是妈妈感觉到了,落叶勾起了这个小小心灵里惆怅的情绪,黛西正在思考聚散离别,思考孤独。

    第四部分

    1岁以前,宝宝大部分的时候只是自己玩。越是长大,他就越需要玩伴。但是,宝宝们好像又很难和平友好地一起玩,因为他们根本不愿意分享玩具。宝宝们抢玩具的时候,你越是给宝宝讲道理,他可能越觉得委屈。明明是“我的”,为什么一定要给别人,或者跟别人一起玩呢?别担心,这是因为宝宝正在建立自我意识。这也是我们要说的最后一个问题。

    有了自我意识的宝宝,懂得了说“要”和说“不”的力量,他开始使用自己的力量。父母要做的是引导这种力量,而不是对抗它。宝宝每一次表达自己的意见都是在发展自我认同,他正在认知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爸爸妈妈似乎也能感受到他独特的人格特质了。但是,这种特质似乎又不太稳定。有时候,宝宝会像换衣服一样,实验不同的感觉,时而爱出风头,时而又特别羞涩。探索的过程对宝宝来讲特别重要,因为他需要按照属于自己的方式来做他自己。

    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宝宝就会越来越有主见。今天的父母大多都有这个意识,知道要鼓励孩子有主见。宝宝的坚持只要合理都应该支持。但是,执行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首先,宝宝的喜好很可能跟父母的不一样。书里提到一个叫杰西卡的小女孩,妈妈给她买了很多娃娃,可是她最喜欢“假期海蒂”。妈妈讨厌海蒂,因为海蒂的度假装颜色超级鲜艳,杰西卡到哪儿都带着她,让妈妈觉得很丢脸。

    其次,宝宝会坚持要做一些有危险或者惹麻烦的事情。著名绘本《大卫不可以》里面的大卫,就是这样一个让人不省心的宝宝。他非要在屋子里打棒球,结果把花瓶打碎了。所以开篇作者就写道: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

    本质上,这是边界的问题。

    如果是洋娃娃这种小事,妈妈只要克服一下就可以了,那就应该尊重宝宝的自由。如果是像大卫那样总是惹麻烦,妈妈就得严格一点,大声说不。就像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怕他被妖怪抓走,划了一个圈。出圈是绝对不行的;而待在圈里,最好尊重他的自由。

    但是还有好多事,边界可没那么清晰。出门之前,你想让宝宝乖乖穿好衣服,你拿着外套满屋子乱转,就是找不到机会逮住那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把他塞进去。因为他今天不想穿蓝色,想穿红色。你很生气,但是又不愿意批评宝宝。但是只是忍耐也不行啊,根本出不了门。这种情况真的挺难办的。

    对一两岁的宝宝来说,表达自我和搞破坏,只有一线之隔。正是在这些边界模糊的地带,宝宝开始认识到世界是复杂的。就拿抢玩具来说吧。父母会先给宝宝划清边界,不能拿别人的玩具,因为别人会不开心。但是,如果其他的宝宝想要自己宝宝的玩具,父母又会鼓励他分享。成人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对宝宝来说这可是双标,他会非常难接受。他必须得处理这些难受,才能真的理解世界运行的规则。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的父母跟宝宝讲道理没用,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极端一点的还会发脾气,甚至动手。动手肯定不是好办法,不仅会伤害宝宝,而且错过了给宝宝上课的好机会。书里有一个挺好的例子。黛比带着儿子到办公室,儿子玩得太兴奋,在办公室里跑来跑去,很吵闹。黛比赶快干完工作,抓住儿子要带他回家。儿子大叫起来,吵得整个办公室都不安宁。黛比肯定觉得挺丢脸的,但是她没有冲儿子发脾气,只是说:不能这样!下楼的路上,儿子一直大闹,黛比一直不理他。等到上车了她才跟儿子说:你累了吧?然后给他系好安全带。儿子很快就安静地睡着了。

    看起来,儿子好像根本就没有屈服,还挺让人生气的。但是,千万不要低估宝宝的理解能力。通过这件事,儿子不仅领会了一个道理——不应该在公共场所吵闹,他还学会了怎么温和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原则。这会内化成他人际交往的模式,会内化成他人格的一部分。

    总结

    《0-2岁宝宝想表达什么?》这本书我就讲完了。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看大是说孩子长到三岁,性格就基本定型了,父母跟孩子的亲子关系也基本定型了。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呢?养育0到2岁的宝宝就像是在打地基,父母跟孩子的每一次互动,都会影响他未来的人格和人际交往模式。

    解读中,我跟你分享了0到2岁宝宝成长过程中的4个关键词:变化、情绪、好奇心和自我意识。明白了婴儿总是在变化,父母就不会因为解决不了某个问题而崩溃。明白婴儿是用情绪表达,父母就能跟宝宝交流,帮宝宝建立安全感。明白好奇心是创造力的起点,父母就知道怎么陪宝宝玩,怎么教育他。明白自我意识不能压抑,父母就能懂得该用什么方式鼓励宝宝,又该用什么方式对宝宝说不。

    当然,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特别需要有专业的指导。这本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有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最好把这本书时时放在手边。你就像有了一位贴身的育儿顾问,任何问题都可以先咨询一下他的意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2岁的孩子想表达什么》解读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sg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