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可以请您提出几点建议或准则,帮助我们学习《课程》吗?怎么学这三本书才能获益最多?
答:
下面我们在此提出几点一般性的建议,并穿插介绍一些本站(facimoutreach.org)现成的话题。
学习方法
首先,就《奇迹课程》的正确学法而言,不存在“至上”或“唯一”的方法,因为学员是在圣灵或耶稣的指引下学习《课程》的。故〈教师指南〉有言:《课程》的训练“因应个人的需要而设” (M.9.1:5; M.29.2:6)。况且各人的生活环境、背景及能力相去甚远,没有一套一成不变的准则可套用于每个人身上。
在研读顺序上,耶稣并没有点明应先完成〈正文〉、〈学员练习手册〉还是〈教师指南〉,学员可以自行决定,学法是没有对错之分的。但是,要想全面把握课程的思想体系,并且稳扎稳打地练习每日一课,学员迟早都得研读〈正文〉内容。耶稣建议我们认真去学,同时提醒:不要推进得太快,以免无谓地陷入恐惧中而难以自拔(T.I.VII.4,5; 另见第1163号问答)。另外,他在〈学员练习手册〉的导言部份提到:“〈正文〉中所提供的理论基础,是〈练习手册〉中不可或缺的架构,它赋予了每个练习的意义。
”(W.in.1:1)。由此可知,耶稣明确要求过学员,迟早应在〈正文〉上下真功夫。
《奇迹课程》:形式与内涵
《课程》经常运用比喻手法,而从表面来看,不少词句好似相互矛盾。故此,仅靠理性是读不懂《课程》的,学员惟有带着一颗愿向真理敞开的心,才能领悟《课程》的内涵及它所教导的宽恕主题。《奇迹课程》本身就是本有形有质的书,自己却又说世界是幻相、分裂不曾发生过,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然而,《课程》从一开始就慈爱地采取了这样的形式,正是为了针对上主之子自以为罪孽深重、积重难返的那部份心灵,对症下药。小我的那套逻辑认为,天网恢恢,犯下分裂之“罪”,必会招来愤怒的上主来惩罚自己。但《课程》说,上主因身边少了我们而形单影只、黯然神伤(T.5.VII.4; T.2.III.5),也就是说,上主非但不怒不怨、无意复仇,还一直深爱着我们、思念着我们。慈父的意象,远比抽象的神性可亲可感。正如耶稣所说,“若没有身体或是你熟悉的形式,你连上主是什么模样都想象不出
”,“这位已证入一体境界的神圣导师自会使用心灵所能了解的语言,利用它自以为面临的事件
”(T.25.I.7:4)。
上段解释了《课程》所用到的比喻及其教诲的层次之分。我们既已相信自己活在世界中,耶稣只好从这一经验层次来教;我们既已认同了色身,所思所为无不由身体出发,《课程》便只好以我们所能理解的形式来到人间,藉助比喻、诗歌意象及象征来向我们传法,重述那份早被我们否认或遗忘的圣爱。
容我再说一次,《课程》必须将就我们的现实处境,亦即这个复杂万分的世界。世界之复杂,来自那套复杂的思想体系,而我们的心灵早就被它洗脑了。所以,耶稣只得长篇大论,兼述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以达春风化雨之效。他说“本课程完全是针对小我的思想架构而写成的,因为只有小我需要这一课程
”(C.in.3:1),便是此意。在〈正文〉(T-15.IV.6:2)中他也提到,小我最爱把事情弄得盘根错节,故耶稣须要因势利导,化繁为简,方能彻底化解。
《课程》内容之浩繁,确可能令初学望而生畏,但应知,此乃对症下药,教我们不受复杂表相所惑,指向“单纯的救恩
”(T.31.I)。到那时,我们每一个人终会明白,“凡是虚妄的就是虚妄,凡是真实的则千古不易
”(W.pII.10.1:1)。这一单纯的真理,埋藏在人心中复杂的思想体系以及由它生出的世界之下。
任何人都能从《奇迹课程》获益,无需特殊才智就能学它,作为自己的修行指南。不过,显而易见,《课程》的三本书,知识水平确实很高,不乏严密的形上学、神学及心理学概念,且多半以无韵诗体写就。因此,读者或学员若缺乏知识背景,对这些领域知之甚少,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但这并不表示,这样的人来研读全文或做〈练习手册〉会一无所获。若是读过《课程》后,能多一些慈心善念,恢复了对上主圣爱的信心,同时少了许多愤怒、郁闷、恐惧,也算达到《课程》的目标了。话说回来,不少教育水平很高的学员反倒读不进去。不过,他们自会找到另一适合他们需求与兴趣的灵修途径。
《课程》说,它只是成千上万普世性课程中的一部(M.1.4),无须让所有人都学得进去。常有宗教宣称,它们是独一无二的正教,乃是与上主和解的唯一途径。但《奇迹课程》不在此列,它反而一再提醒我们,所有的人迟早都会找到通向上主的路,不一定非走它这一条不可。
最后一点,就《课程》的结构与行文而言,它不像一般的学术教材那样按部就班、由浅入深,它更像一首交响曲:先引入主题,接着暂时按下不表,再不时回头阐释。如此便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架构——其中每一章节,既是整体不可或缺的部份,又同时隐含着整体。因此,在《课程》思想体系和日常操练中,同样的理念反复出现,遥相呼应。这种学习的过程有如登螺旋梯,读者随着指引回环往复,每突破一次,便更上一层楼,直至顶峰,静候上主的到来。行文中大量出现的无韵诗,以其优美的节律,令重复的主题更易打入人心。
〈学员练习手册〉的导言部份,提出了做练习的唯一要求:“一天不要超过一组练习。
”(W.in.2:6)。开始练习前,学员最好认真阅读导言,练习一段时间以后不妨偶尔温习这篇导言。另外,学员还应注意导言提及的一项原则:“你只需记住这一点:你不用相信或接受这些观念,甚至无需心怀好感。某些观念还可能会激起你的抗拒心理。这一切都无妨,亦无损其有效性。在运用〈练习手册〉的观念时,绝不允许自己擅自设定一些例外;不论你对这些观念有何反弹,利用这些反弹来练习吧!它所要求的,仅仅如此而已。
”(W.in.9)
如果有需要,或可反复练课。若是某一课你觉得很重要或很难做,不妨和这一课再厮磨几天。但是,若以为非把每一课练得尽善尽美才能做下一课,不仅可能带来贻害,且多半是陷阱,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太可能做到这一点。要是能,表示我们已经达到很高的灵修境界,根本用不着这些课程了。
练习若是搁置了几天甚至几周,不妨读一下第九十五课中间那一段。应知,不论练习得多糟都无须从头做起的。第九十五课的重点,便是教我们认出小我暗中插手练习的计谋,学着用宽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不精进以及未能按时练习的失误
”(W.pI.95.8:3),此乃关键所在。耶稣可没天天盯着我们有没有准时操练,他只想锻炼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越来越常用宽恕的心态来面对问题,还能渐渐把这功夫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做〈练习手册〉的核心原则,就是要诚实面对自己练得不到位的事实,觉察心中顽强的抵制心态,还要宽恕自己的不精进。只要跟随〈练习手册〉按部就班地练习,一定会有进步的。焦点应放在练习的“内涵”,不必太在意表面的“形式”。换言之,要真心诚意地、尽可能认真地照着指示去做,即便力不从心也不批判自己。我们甚至可以说,练习的目的就是要做错,然后宽恕错误。此举反映出了最上乘的宽恕,它宽恕的其实是我们与生命之源分裂的那一错误选择。
第三本〈教师指南〉是最为平实易懂的一本。《课程》一直在教我们明白,我们所有人都彼此互为师生,教与学之间并无界线,因为教的同时我们也在学,学的同时我们也在教,且无需正式的教学场合,不言之教时刻都在进行。应知,《奇迹课程》一向不谈形式(身体),只讲内涵(心灵)。〈教师指南〉透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讲解《课程》中相对重要的主题。《奇迹课程》还有一篇附录,是海伦笔录《课程》以后的几年记录的,名曰〈词汇解析〉,近似《课程》重要术语的集注。这些注解也许可为概念的理解助上一臂之力,但是,学员往往会发现,如果本来就不解其意,看了〈词汇解析〉八成也会无功而返。它其实是用诗意的语言提纲挈领地重述术语的含义,不过帮我们复习了一遍前文所学到的观念而已。
选自/奇迹课程基金会问答服务
翻译/王诗萌
校译/若水 Robert 妍蓁 魏佳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