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人们忽然不约而同的焦虑起来:城里工作的年轻人“近乡情更怯”,不愿意回家,害怕回家;老板们早出晚归,不愿见人;官员们关掉电话,最好方式是“出差”;就连学生们都不想春姐来这么快。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创造出了一个新词“春节焦虑症”。
春节焦虑症却是为何?为什么会出现“春节焦虑症”呢?
分析一下,无非下面几种原因:
一,春节临近,中国人的传统意义上的一年就要过去了。大众从心理上感到时间匆匆的恐慌。
春节才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只有过了春节,旧的一年才过去,新的一年才来到。
什么圣诞节,什么元旦节,都是图一个乐子,只有春节,中国人才从内心深处觉得一年过去了。
春节焦虑症却是为何?年终岁末,总结一年来的林林总总,失望总是大于惊喜,总是产生无限的焦虑。
二,年末岁尾,各有各的焦虑。
1,年轻人回家,父母催婚,亲戚问收入,要给老人小孩准备礼物。这些都令人焦虑。
2,老板们要打发一大班要回家的工人,工资不能再拖。不要脸,不要命,就要钱。你说他们焦虑不焦虑?
3,官员们与老板们一样。下属们都是养家活口,春节要给家里一个交代。上级那,也可能要去汇报汇报。各色人等找你解决的事最好不要拖到明年。哎,官也不聊生。
4,学生们单纯许多,但焦虑丝毫不逊成人。
中小学普遍是腊月二十左右放假,现在正忙于期末考试。
成绩单,老师的评语,都是学生们所焦虑的。
就算这次发挥超常,超级满意,成绩优秀,老师满屏好评,但是学无止境,一刻钟都不容放松,更别说那些成绩拿不出手,天天带上耳塞也无法躲过的父母碎碎念的学生,他们的焦虑家长不懂,他们自己懂。
春节焦虑症却是为何?5,大公司也焦虑。
大如阿里,淘宝,京东,也焦虑,节前不搞点业绩,一年就看这一波。还有策划推出春节红包活动。
而且,快递公司早就发布了停止接单。
哎,压力山大。
焦虑。
春节焦虑。
春节焦虑症症。
国家规定,不能输液。
春节焦虑症却是为何?春节焦虑症却是为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