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山木》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 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物物而不物于物,……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 ……胡可得而必乎哉 !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
山木因无用而存生,大鹅因不鸣被宰杀。庄子说,人应该处于有才和无才之间。
该聪明的时候聪明,该糊涂的时候糊涂。如何把握,就根据形势需要。
最高境界是乘“道”而游,整个世界都是你手里的工具,而你不会成为外物的奴隶。
如果你的心不能超脱世俗,有时你胜过别人,有时你败给别人,有时你特别顺利,有时则狼狈不堪……即使再努力,都是成败各有,毁誉参半!
只有回归“道”,才能免于被牵累。
《庄子 山木》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 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 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 可葬。吾愿君去国捐俗,与道相辅而行。”君曰:“彼其道远而险, 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市南子曰:“君无形倨,无留居,以 为君车。”君曰:“彼其道幽远而无人,吾谁与为邻?吾无粮,我无 食,安得而至焉?”市南子曰:“少君之费,寡君之欲,虽无粮而乃 足。
————
鲁侯说自己很努力了,但还总是忧虑重重。市南子说让他去南越的建德之国(如西方极乐世界)。
去除傲慢和执着,就是路上乘坐的舟车。
少私寡欲,就是路上的干粮。
《庄子 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 ,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 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
在河上撑船,旁边有个船撞到了你的船。
如果你发现它是空船,你就不会生气。
如果对方船上有人,你就会大喊大叫,甚至发怒。
我们的世界里,其实只有自己,其他人都是虚的。你能把所有的人看虚,把所有的事看虚,你就不会跟人发生争执了,不会被俗事牵绊。别人也没办法给你带来烦恼和伤害了。
《庄子 山木》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 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 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 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
店主有两个妾,店主厌恶美的,高看丑的。美女自认为美,就有傲慢心。丑女自认为丑,就有自卑心。
她们都执于外物,忘记了自性。
有贤德的人,也不要自认为有德,否则就见不到本来无善无恶的自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