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作家余华的小说已是十几年之前,览国师张艺谋导演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亦有数十载。可就是那么一次,记录于心,时至今日,字字可记,历历在目。
故事中的福贵,少年纨绔,中年多坎坷,老年孤独。在哪个特定的年代里,离开和分别是生活的主题。人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喜悦和悲痛之后,福贵也变得越来越沉默,生活的范围也越来越小。逆来顺受成了生活的最主要方式,抗挣不过命运的安排,逃脱不了大环境的影响,命不是自己的,是别人的。直到孤独老去,哪怕身边的最亲的一个一个都离开。
十载之前,吾还是少年。就读于某个地方的某所大学,被称为象牙塔的人。不学无术,浑浑噩噩,四载光阴,挥之而去。没有一丝痕迹,没有一点眷恋,唯一留下的就是每次找工作填简历必须要写的毕业于某所大学之名。
十载年华,青春不在,从青年开始步入中年,身上扛的是家里的担子。孩子的奶粉,老子的医疗费,媳妇的化妆品。每天穿行于各种写字楼之间,看着每一张似笑非笑的脸,幸福各有各的样,痛苦绝大多数人显得都是那么相似。
没有经历从高到低的跌落,没有历经大环境不断的炮火连天,从根本上讲,是不能和福贵相对比。他是那个时代的人,那个时代绝大多数老百姓生活的缩影,相同的却也都是生活。
年少的桀骜不驯,踌躇满志,心比天高,最终换来的也不会是怎么样的成功。日常的琐事,生活的每个阶段生活内容的不同安排。身边各种角色的出现,淘汰,替换。日子就像一出戏,不管你爱不爱看,都得演,能来的都要来,想留下的最终都会离开。
从家庭角度来看,福贵算是幸福的。但是从人生来看,福贵是痛苦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以及猝不及防的意外。身边的好多人就这样子一个一个被折腾没了。最后剩下的,哪怕就只是一头老黄牛,终归也要西去。命运的归宿不是一个坑,就是一个盒,但最终来时是一人,离开也是一人。
人生不幸之事十有八九,积德行善福泽的都是后人,命运的每一次安排就像是大海里的浪,猝不及防,却也是自然发生。怨不得人,终归也只能默默承受。
反观来看,时代也好,命运也罢。都是外物,但往往作为主体的人是不可能脱离这些外物去获得所谓的自由。毕竟不是孙猴子,即便是终也逃不开如来佛祖的手掌心。
夸父已是神话,悟空终究还是得取经,福贵最后还是会坐在村头的草垛上晒着太阳,看着往昔,记忆中去回忆那些生命中遇到的甲乙丙丁……
而还在经历的我们,不管收入百万,还是徘徊在温饱线,对于命运和生活最能做的也只是逆来顺受。当然如此看的话,是否会显得消极,实则不然。就如主角福贵,蛮多事已经无能为力,但也要去做点什么,因此,在生活的过程中,左手努力拼搏,右手逆来顺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