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单位,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工作任务,面对偶尔的工作任务依然会出现抵触抗拒,尤其是常规工作之外的新任务、临时任务。那么做与不做取决于自己,这次主要讲述做,如何接手不愿做的新工作呢?
首先,要识别自己的潜在深层心理。为什么不想做?是因为工作任务枯燥乏味,还是因为能力不匹配畏难担忧?另外是否具有感性情绪化倾向,认为这是一项糟糕的工作?把工作本身延伸为领导硬派、其它同事推诿、烫手山芋,还是其它原因?判定工作本身,要跟情绪分开再进行。当理性主导时,客观判断这项工作有什么特征?存在什么问题麻烦?能否具有高效快速解决的能力和方法?以及这项工作要对谁负责。
再次,客观分析任务内容。如果不是人事上的作梗,那么针对工作本身来说,都不是问题。即便人事上的作梗摊派,梳理人际关系的厉害冲突,确定目标,事件解决让各方利益做大化,寻求共赢。通过分析,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与其被动拖延抵抗,不如主动出击,了解这项工作的各个方面情况,掌握清楚,才能有的放矢。
再次,了解任务特征,及时向上反馈。
发现任务量大冗杂,指派不清晰。那么要进行清晰地指出乱在哪里?迅速掌握体量数据和问题类型。从而给出反馈要求和风险提示,在向上反馈后继续等待即可。并且要给上级一个态度,片单可以做,甚至脑子已经闪现无数Ai快速生成办法,也要给出另一个态度,可以审核,可以拆解任务,分批进行,减小压力,甚至制定出工作步骤。
最后,从任务中获得有利因素。通过了解内容,发现介质非常优质,可纵览全市某领域资源,对接局委办也会成为事业合作伙伴。在以往的对接中,熟谙话术和方法。另外,填补一项业务空白,从一个频道终审,到整个年龄段资源审核,会积累丰富的经验,怎么说都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条分缕析后,跟这项新工作已经相当熟络了,不要想太多,认真敬业地去做,总会有所获得,勤奋的工作可以磨砺人的灵魂,净化心灵,没有时间和精力沉浸在鸡毛蒜皮的琐碎中。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不必担心被裁员开除,也不必担心被减薪和压榨,这已是上天厚待,珍惜手中拥有的,饱含感恩之心,对得起那份不错的薪资,职场人还想要什么呢?
很多人抱怨工资低,我并不觉得,因为我没有超出收入能力的消费欲望。并且我的工资性价比极高,更重要的是,它只是我的收入之一。比起关注工资本身,我更关注如何提高职业能力和认知水平,让自己更具价值,获得更多的收入渠道和机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84301/f1ddbb7aedd6c67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