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女儿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爱打人,不上学。昨天晚上满心委屈地说,妈妈为什么别人家人妈妈不用学习,不用上班,你为什么天天上班?说地我心里酸酸的,我没有说话。
晚上和老公聊天时,告诉他女儿委屈问我,为什么别人家的妈妈不用学习,而我的妈妈为什么要天天学习。
老公先是沉默了一会儿说:今年对我们家庭来说很关键,儿子高三,女儿想妈妈,俺大爷(我爸)生病,都需要你的陪伴,你天天读书打卡不是说没用,咱得分清主次。
我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有了思考。我天天喊的口号是:家庭最重要,但是为家付出却很少的,打扫卫生、洗衣服、看小女儿的活都是老公做,刷锅做饭的活都是婆婆做,而我更多是在做自己喜欢干的事。
今天一早醒来就开始想以下几个问题,我该做什么的?什么时间做?怎么做?
首先,我该做的是妈妈、是女儿、是校长,大块时间是晚上,这个时间多用来陪小妮,儿子只需要高效的几个时间点,吃饭时间和晚上放学后10分钟;爸爸妈妈目前更多需要我精神上的陪伴,给他们更多情绪要梳导;校长的身份最为彰显,也最有压力,需要我内心的强大的力量,白天大量的时间应该给到校长的身份,多思考不逃避。
同时也想到了,我最爱做的是与成长自我有关的事,只能早起1小时来做,读书、写作,录课是我喜欢的事儿,相信自己一定会坚持下去。
今天读了20页《父母的格局》,读不多,但是很是受用的,了解到了孩子成长中的“第三种力量”,学习了做父母的四种智慧,用微习惯的心态,每天进步一点点,慢慢的去改变,去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