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分类”,“对比”是另一个快速进入行业的方法,帮助新进入者发现行业独特性,而既往的研究观点和结论是一个很好的比对对象。我这里选择用之前接触较多的互联网行业的一些认识来对比教育行业产品的特点。
第一,中国的互联网模式以平台为主,大公司无不如此,解决了信息对称的问题,买卖双方撮合到位就算完成任务;这在教育行业就行不通,之前说过内容和服务类公司在教育行业内居多,这是最具行业特征的两类业务,需要真正对教育的理解,而不是运用互联网工具大干快上就能解决问题的,这其中的教育属性要大于互联网属性。教育行业所涉双方来说,撮合仅仅是开始。而且,撮合的难度上,教育也远远大于互联网上的其他产品,因为教育产品的试错成本高(因为我当时认为所有教育产品都是非标品,这一点后面会再提到)、消费过程复杂,用户在前期的决策成本也高,这和网购一顿饭、一场电影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再试想,饭每天都吃,但教育产品的购买频率又是如何呢?低了不只一星半点,一个课程的时间可能一个月甚至几个月。这不仅会影响撮合平台的交易量,还有一点影响是,会拖慢数据形成闭环的速度,以及运用数据对业务进行理解的速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慢行业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教育行业中是不是要追求规模越大越好?凡平台都是流量与规模的生意,规模收益明显,平台越大,对用户的吸引力越大,越能让用户支付更高的价格,这必然带来马太效应,每个细分领域最终只会有一二家大玩家。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规模本身就是强大。但教育的规模效应如何,现在还量化不出来一个曲线,但很明显没那么大,而且从现实来看,也的确没有形成寡头市场之势,一些自带规模与流量的互联网巨头的教育业务也都差强人意。
第三,网购产品服务大多是价格敏感的,可通过大量补贴获取客户,当然副作用就是始终无法获得用户的高粘性和忠诚度;但教育产品,家长作为付费者相对而言是对价格不敏感的,教育产品定价本身又无标准可循,容易产生便宜没好货的观点,所以很可能出现倾向购买个人能力范围内的价高产品的现象。所以,还能用互联网那一套来做教育吗?或者说要用互联网的哪部分来做教育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