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形篇
《孙子兵法》的前三篇是其战略通论,代表其全部思想的基础和逻辑。后续的各篇都是这三篇的延伸,从第四篇到第六篇是全书的第二大部分,第四篇是从”伐兵“的角度谈如何做军力的部署和使用。
孙子在《形篇》的开篇就摆出了自己的基本观念: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胜可知,而不可为。怎么理解呢?战争双方都有自己的独立意志,我们只能决定自己的行动,无法决定敌人的行动,因此,我们只能假设在某种情况下能获胜,但是无法制造(为)一个胜利。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先为不可胜“,然后“以待敌之可胜”,等待敌人进入我们设计的圈套,按照我们假设的情况推进,才能打败敌人。所以,我们在战斗中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我们说孙子兵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这是学习孙子兵法必须要理解基础概念。
关于胜利和攻守之间的关系,孙子强调: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防守只能达到“先为不可胜”的目的,要战胜敌人,必须要主动攻击。那怎么样的胜利才是孙子所推崇的的呢?孙子进一步说明: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善战者首先是智将,而不是勇将,大家都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才是善战者,实际上是投机者,先战后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孙子提出自己的千古名言: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胜兵在战前已经做好战胜的推演,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波澜不惊的就胜了,之所以“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那是因为“胜于易胜也”。胜兵不是说未战就胜了,而是做好了各种准备,有胜利之兵象,有胜兵的潜质,所以叫“胜兵”;败兵不是未战就败了,而是没有做好准备就想着获得奇胜,有失败之兵象,有败兵的迹象,所以叫“败兵”。
关于胜兵和败兵的界定,孙子用数据说话,做了非常形象的对比: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度”是对作战所在地的了解,“量”是对作战地兵力容量的估量,“数”是对作战部署兵力的数字,“称”是力量的对比,对比完了就知道胜利谁属了。镒为两的二十倍或者二十倍,两为铢的二十四倍,所以镒是铢的480倍或者576倍。胜兵有效的运用地形,将兵力运筹到决胜点上,让自己有充分的兵力优势,并不一定是数量,而是借助地形形成的战斗力可能数倍于敌人,胜负自然见分晓,这就是胜败的攻守之形,也是篇名的由来。
企业在制定战略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自己要冲锋的城墙口,在决战制高点上压倒性的投入,数倍于竞争对手的力量,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要有战略耐性。将资源和能力聚焦,放在战略控制点上,“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这才有胜兵的之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