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就是讲故事,跟小说好有一比。或者说,电影的编剧剧本,就相当于作者写作。不同的是,看电影让人放松,不需要自己去动脑筋讲故事,只要跟着讲故事的人走进故事。电影表达的方式是通过画面、对话,更直观,更吸引人。而写作,文字是唯一的表达工具。文字与视听间的转换,表明写作与电影两者关系密不可分。譬如,从编剧出发,讲的是个什么故事?怎样展开?这就是内容与表达形式的结合。在写作上,如何展开好你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优劣好坏。因此,写作需要构思,或提纲或腹稿。前期准备不可少。我想起汪曾祺,写作前思考腹稿,成熟了,才开始下笔,写完后几乎不用修改。好的作品是长期酝酿出来的。又譬如,电影首先是编剧写好剧本,导演演员演绎成故事,而现在,我通过观看,又回到文字上的主观表达。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d11b403d62135c12.jpg)
《暴风》是一部谍战片。讲的是发生在三十年代的汕头,国共双方地下工作者较量的故事。一方建立交通站,联络,形成一条组织,完成自己,发展壮大,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体谋福祉。另一方则是破坏,杀戮。上演人性,利益,价值观念等等的争斗。
故事背景。抗日战争前夕,日本伺机蠢蠢欲动,虎视眈眈。国家尚未统一,以国共两大党派阶层为主要势力问角逐,矛盾重重。可谓是内忧外患。
为重建、维护联络交通站,我方地下党,在紧要关头秘密接头,传递一本重要的密码信息本。
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相互渗透。聚会被发现,被包抄,被截杀。接头人与带着密码本的人,在一帮人的帮助下,死里逃生,终于完好的送出了密码本。
围绕密码本的战斗,一方是王力文,王千源饰。冷面凶狠,这成了他主演的作品的性格气质。譬如《除暴》。一方是他的兄弟陈家栋,我方地下党虎牙,江河。
王千源本色演得还可以。有点起范,我想真正的现实不是这样。江河有一种冷静的气质,陈家栋富有正直正义感。故事叙述不够精细,不能使人有十分的紧张感。
除了主线,其中添加几处爱情来丰富故事。譬如,朋友刺仔和赛云的爱情。刺仔中意赛云,在好友家栋的鼓励下,送手镯表白,而赛云喜欢的是陈家栋。赛云被公安局长奸污,赛云有充分的理由拒绝了刺仔。有一个画面,赛云被强奸后,仍和公安局长在一起,似乎做了小,要么甘愿沦落,要么是忍辱负重。但结果是,赛云的名字出现在火葬场的登记簿上,赛云被公安局长杀害了。这就有点看不明白了?
其二,江河与咖啡馆老板娘的情感纠葛,他们原是恋人,因工作、世道环境的影响,分分合合。给人一种真正爱情的模样。
那个地头蛇十二少,戴圆边丝镜,长头发,油头粉面,西装革履,戏不多,但气场足。言词行为都表现得冷静,大家气度。原以为是《除暴》中的搭档吴彦祖,并不是。还奇怪,“吴彦祖”的戏怎么这么少呢?是在后面有他的大动作?没有。除了帮江河提供了避难住所,这还是看咖啡老板娘的面子。那么,这个人物就有点无厘头,无所谓重不重要。
故事发生在汕头。粤语,粿面,游神赛会,自然少不了地方文化风情。
当时记了这样几句台词、对话:
十二少说,男人三妻四妾,是能力。
王力文说,人要往高处走,喝最好的酒,吃最好的菜。
江河与咖啡店女老板即恋人间的对话:请问还有房间吗?住多久?不知道。有。
第一次来这家影院,西湖边一酒店三楼,体验还可以。我看的半下午场,影院等候厅静静的,不见一个观众,前台也无人,灯光静静的,感觉不像热闹的影院,太安静了。前台忽然出来一位靓仔,示意票也不用检就可以入场了。自然又包场,这是无关紧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