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简友广场
二十四气·清明手记

二十四气·清明手记

作者: 穿大T的左莫 | 来源:发表于2023-04-20 15:18 被阅读0次

清明,三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也是万物吐故纳新的自然节气点。于每年公历4月5日左右交节,太阳黄经达15°。

“八风”即八方来风,古代历书所说的“清明风”是来自东南方,东南方即《周易》所说的巽方。

《周易》又有万物“齐乎巽”之语,“齐”即“洁齐”之意,农历三月一到,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这就是“清明”得名之由。意味着礼敬祖先,亲近自然。

清明三候

初候桐始华

二候田鼠化为鹌

三候虹始见

清明来到,白桐花开的清芬怡人。

过五日,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开始出来活动了。

再五日,雨后的天空,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可以见到七色彩虹

节气诗

咏廿四气诗 清明 三月节

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

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

鴽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

已识风云意,宁愁雨谷赊。

清明向着晚霞,才肯展露绝代风华;山泉映着华光,才懂得清明的意蕴。

柳絮漫天飞舞;梧桐陆续放花。

鴽鸟的叫声里,似乎知道田鼠的变化;看彩虹的影子,好像一直指向天涯。

已识别出风云的美意;哪用愁布谷鸟来了,收成不好而赊账。

节气小知识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节日习俗。

寒食节

寒食节流传于中国北方改火旧习。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

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

汉代的寒食节,很多地方要禁火一个月,到了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上巳节

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古代,每逢三月时令,人们都去水边祭祀。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阴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主要风俗是郊外游春、春浴、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等。

相关文章

  • 二十四气·立冬手记

    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1月7日左右交节,太阳黄经达...

  • 二十四气·霜降手记

    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周语》曰:驷见而陨霜。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每年公历...

  • 二十四气·寒露手记

    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是深秋的节令,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交节,太阳到达黄经...

  • 二十四气·小雪手记

    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小雪,是冬季的第2个节气,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于每...

  • 二十四气·大雪手记

    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同小雪一样是反应降水和气温的节气,于每年公历1...

  • 春好处||清明 见字如画的家书

    心清气朗,和风阵阵。 天地清明,万物生长,希望由此而生。 岁月自然 清明既是二十四...

  • 二十四气·春分手记

    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春分是春季第四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21日左右交节,太阳黄经达...

  • 4.04 清明节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的清明...

  • 清明感怀

    今天是清明。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万物生长至此,气清景明,春意猛地透亮起来。 我对清明的认识...

  • 艾灸——24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六气 第一步气——风(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 第二步气——热(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第三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四气·清明手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gr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