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杀猪的小视频,想起小时候的我在老家看到屠宰耕牛时的场景,思之念之,让人难以释怀。
我的老家是一个美丽的乡村。乡村的南面有一条古老的河。河的岸边,垂柳婆娑;流水潺潺,鱼在水中欢;她的西面,二公里的地方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早在春秋时期置为县邑。原古城内有七十二座牌坊,现今保存下来的明末清初所建的"四世宫宝"巍然屹立,成为古城标志之一;战国时期齐桓公操练兵马的"戏马台",至今依稀故在;清康熙年间,官至刑部尚书被誉为"一代诗宗"的文坛领袖王士祯故居,更是人们旅游向往的地方……悠久的历史,辉煌的过去。
记得那一年学校放寒假,在家做作业的我听到生产队要杀牛,作业一扔跑到了现场。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村子里处处弥漫着新春的味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66196/c45ef69938fa9444.png)
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囊中羞涩的村民,过年盼望着生产队杀猪宰牛,分点福利。每逢这时,人们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
那只要宰的牛,在搭好的木架下煎熬着,似乎察觉到大难临头,不时的哞哞叫。上来几个年轻人将牛四肢捆住,猛力将它推倒在地。此时,越来越多的围观者为即将分到一点牛肉喜悦着;而我却愣怔在一旁,试图从老黄牛绝望的眼睛里读到什么,因那是一头我再熟悉不过的老黄牛了。
负责操刀的是一位年近四十岁的壮汉,蜡黄的脸泛着寒光,面无表情地在石板上磨着生产队用于铡草的大铡刀,"霍霍"的声响与年前温馨的气氛是那样的不协调,犹如对无情的世界不公平地剥夺老黄牛的生命发出的怒吼。
寒光一闪,无情的铡刀砍向牛的脖颈,随着"咚"一声,我的眼前浮现出放学后跑到饲养院喂它草时的情景
那个年代,文化娱乐贫乏落后,我和小伙伴们寂寞的经常拔点野草到饲养院喂牛。牛也是有感情的,每逢去的时候,发出"哞哞"的叫喊声欢迎我们。特别是老黄牛,两只温顺的眼睛扫着我们,不时的用舌头柔舔递草的手,吃的高兴地时候筋实的尾巴摇来摆去的。有时候饲养员也会让我们骑着它,在院子里悠悠荡荡转来转去的……
老黄牛伴随着我的童年,让我在寂寞里平添了一些快乐。
"哞"的一声长长的牛的惨叫,撕破了天空,同时也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这一刀仅仅砍开牛松软的脖皮,巨大的疼痛让它瞪大眼睛,好像是,不!就是问老天爷:"我辛苦了一辈子,为什么还对我这么不公!"
惨不忍睹的场景让我别过头去,仿佛看到老黄牛在田野上耕作时的情景……
"不好,赶快跑呀!"
随着喊声,人群一哄而散。原来老黄牛挣开绳索,半瘸着在院子里狂奔了起来。必竟挨了一刀,鼻子已淌血,跑着跑着,前腿跪了下来。操刀手与几个年轻人,不敢靠前,只好找来长长的木棒奋力击打牛的头部,老黄牛就是这样被乱棍打死了。
辛劳一辈子的老黄牛,最后被食其肉,寝其皮。残忍的食物链,一道难解的题。
直到现在,无论烹饪多好的牛肉,对我来说都是食之无味。既使肉食牛尚宰,耕牛或者不杀……
(网图侵删)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66196/aa1f30c9969e450a.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