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事情前,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心静下来。然后处理对方的情绪。最后启发式提问,自己给自己提建议。最后再关注事情。
家里问题没解决,继续上课学习,其实想得到更多帮助,不,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这是根本。学习交流只是根本上的支流,方法。
心外无物。心里不该有课,只应有自己的生命,其他的生命。
歇斯底里会带来巨大破坏效果。
我一次又一次掉入泥坑。
然后往出来爬,直到有能力爬出来,再也不怕掉进去。
这就是穿越。
感谢一直踢我的人,无论是有意无意。
所以,我感谢孩子,感谢我妈,感谢你们,伤害过和爱过我的人。
深入的关系,会有深入的痛苦,但是只有深入的关系,才能搅动我的灵魂,从而督促成为完整的自己。
以下地狱的决心,来追求天堂一样的结果。至少将来是人间。
如果抱着轻而易举的期待,将来可能就是地狱。慈悲,是我笃定而绝不允许你来主导错误的方向,把问题解决在现在,我的慈悲就是我的义无反顾的力量,不需要别人认可,但是我做好了承担的格局。
2022.12.6 橡树早课分享
借用今天范老师在《唤醒》早课直播间分享的关键点:
1. 觉察自己(思想,行为,情绪,念头)
2.为孩子赋能 …
3.相信孩子…
4.爱我所爱,没有期待
5.打开自己,想要做到什么就去靠近能做到的人,寻求资源支持
今天践行,自己想要成长的点(我在发怒的时候,忘了沟通效果,发生了什么)
觉察:
(1)我不能接受破坏性行为。
(2)我不能接受“不道德”行为。
不能接受就“接受”。解决我的“接受”,然后才能解决掉孩子的“破坏行为”——如果用别的方案,就不需要破坏——孩子不能接受自己被干预,与自己想的不一致——可能一次又一次,我的态度不友好,让她放弃了沟通和商量
不道德行为类似
借东西是同样的问题
要解决的问题是:
1. 亲子沟通模式。
2. 那就要影响到孩子——要深入连接
3. 今天主动叫孩子打游戏。盯住和孩子读书的事。自己10点睡觉,关网。
相信:孩子可以更换沟通模式,可以自己管理电子设备。
为孩子赋能:本子上表达爱。一句话口头表达:你属于世界,你不只属于电子设备,作业,房间。
4.爱我所爱,没有期待。
一个生命陪在身边,爱这个生命的特质,和她一起玩耍。
当成朋友家的孩子。
5. 打开自己:家里每件事,学习,工作每件事,都做连接。不变成一个人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