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卢思浩的《离开前,请叫醒我》,这次又拿来重新看,看到了他关于努力的看法。他说,很多人把努力看成短期回报,当没有得到时就放弃了,然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你之前经历的事会在之后显出价值。太多的事情在短期努力后,并不能看到效果。就像鱼哥曾说过的,“常态化努力才是真的努力。”
生活中,我们常常羡慕别人在某一领域取得惊人的成就,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他们背后的付出。“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首小时候读到的短诗,不正告诉我们,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其他人所不知道的努力吗?同样,对于写作也一样,刻意的练习,才是进步的最佳方式。
我记得,我以前喜欢将自己写的书评或者生活的感悟转到朋友圈,有人说,你写这些有什么用呢?生活不过是柴米油盐。当时自己还挺生气,后来想想即使得不到什么,也希望当年老时,可以有所记忆,只是再也不会放到朋友圈了。的确,在你没有成功之前,你所能做的只有努力。
还记得《卖油翁》里的那句“无他,惟手熟尔”,世间大多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的人,大抵都少不了练习,而且需要不间断的练习。写文方面我还没有深刻感触,但是在英语听力方面感受颇深。几个月前,开始练习听力,每天坚持打卡,慢慢能感觉自己有进步。前段时间,因为写论文、考试等乱七八糟的事情便耽搁了,如今再听,感觉又回到了初始水平。这可能是之前形成的“耳感”又丢了,所以想要真正的做好一件事,不开始则矣,一旦开始就要坚持下去。
写到这儿,我又想起了之前的跑步。总羡慕别人轻松跑十公里,甚至半马、马拉松,自己从开始跑步。因为久不锻炼,一开始只能以7.5km/h的速度跑十五分钟,二十分钟,后来坚持跑步,现在已经跑五十分钟,都觉得没有以前累。练习,都可以让先天的身体发生改变,还有什么是做不到呢?
哲学上常说“量变引起质变”,在想得到“质的飞跃”之前,你必须有足够的数量来堆积。如果没有,请再坚持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