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和脾的三层关系
肝与脾主要是疏泄与运化,生血与藏血的关系。
肝胆主气机的升发与疏泄,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同居中焦,共同斡旋气机的升与降。脾的运化有赖于肝气的条达,肝能藏血,脾能统血。而肝的疏泄、藏血又需脾胃化生精来供养。
1.1脾与肝的第一层关系
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发挥,第一,能协调脾胃升降气机,第二,能促进胆汁分泌,这两条,可以使脾胃更加有利地进行运化,而脾气健旺,运化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气有源,肝才有源疏泄,血有源,肝才有血可藏。如果肝失疏泄,那就会气机郁滞,就会导致脾失健运,而出现精神抑郁,腹胀,泄泻等等这样的肝脾不和之症。而如果脾失健运的话,就容易导致水湿内停,最后湿郁久化热,而形成湿热郁蒸肝胆,导致胆汁外溢,而形成黄疸。这是肝脾第一对关系,在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上的关系。
1.2脾与肝的第二层关系
肝脾的第二对关系那就是在肝主藏血与脾主统血之间的关系。血的运行,离不开君主之官心的调控,但要正常运行,还离不开肝与脾。肝主藏血,就可以调节血量,比如内经里讲,人起则血运于全身,人卧,也就是人睡觉的时候,则血归于肝,而脾又能统摄血液,使血不会乱跑。脾气要健运,才能气血生化有源,才能使肝有血可藏,而肝血充足,疏泄要有度,血量才能得以正常地调节,脾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统血作用。这是二者在生理上的联系。
1.3脾与肝的第三层关系
第三对关系,就是五行的木土关系,木土之间就是木克土,与木土之间的乘侮关系。比如有很多人一生气,伤到肝气了,就容易出现吃不下饭,或者过度吃饭,这都是肝木乘脾土的表现。还有一些人,一气机不畅就会拉肚子,也是这个病机。而像上面讲的,脾失健运,导致黄疸的出现的,这就是脾土反侮肝木。
而相克的关系,除了克制会衰弱对方以外,其实有时候克也是好的,可以防止太过,比如脾主运化,如果没有东西克制,整天就在那运化,那一吃下去就没了,一吃下去就没了,你整天就在那吃算了,就不要干别的事了,正是有了肝木可以克制脾土,才使得脾主运化的功能可以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而不至于过度运化。所以很多时候人要能克制住自己,克制一下是好的,凡事不要太过。
2.肝脾同调,团结力量大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脾相互关联,疏肝调脾胃可以通过合理饮食、调节情绪、适度运动等方式,促进身体的整体平衡,维护脾胃和肝的健康。
2.1调理肝气
肝气郁结是导致脾胃功能紊乱的一个常见原因。通过疏肝解郁,消除情绪不畅、情绪紧张等因素,有助于调和肝气,改善脾胃功能。
2.2疏肝理气
肝气郁结会影响脾胃气机的运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胀满等症状。可以运用一些理气疏肝的中药或穴位按摩来调理肝气,帮助脾胃气机顺畅。
2.3提高脾胃运化
调理肝气的同时,也需要支持脾胃的运化功能。通过调节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运动等方法,促进脾胃消化吸收,减轻脾胃不适症状。
3.肝脾日常保健
3.1穴位按摩
可以按摩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部,膝盖下三指处),有疏肝理气、调和脾胃的作用。每天早晚各按摩5-10分钟,有助于缓解情绪紧张、改善消化问题。
3.2服用代茶饮
疏肝健脾,可以说是春天养生的主要目标。针对疏肝理气健脾的药食同源选择较多,对于肝郁脾虚的人群,推荐佛手、玫瑰花、陈皮、郁金等,起到疏肝理气健脾的作用,还可以推荐搭配党参使用,让功效更加明显。
3.2.1茉莉花茶:清热解毒
最简单的就是茉莉花茶,无需搭配直接饮用就很适合春季了。
茉莉花性味辛甘凉,可清热解毒、利湿、安神、镇静,茉莉花茶经烘制,成为温性茶,融茶与花的保健作用于一身,可去寒邪、理气郁,正适宜立春后饮用。
3.2.2清肝明目茶:生津止渴
食材:枸杞子、菊花、淡竹叶、茉莉花、麦冬、莲子心
方中枸杞加菊花是经典的祛肝火明目茶,加上淡竹叶、莲子心可以利水、除烦,茉莉花可芳香辟秽。对于春季肝火旺盛导致的视物模糊、眼干眼涩、目赤肿痛等有很好的疗效,对于用眼过多的上班族、电脑族也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3.2.3解郁安神茶:疏肝解郁
食材:三七花、玫瑰花、合欢花、梅花
玫瑰花、梅花疏肝理气,行气解郁,三七花、合欢花解郁安神,用于肝气不舒者,症见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烦扰失眠者。
3.2.4茯苓陈皮茶:健脾化湿
食材:茯苓、陈皮各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3-5杯。
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脾肺经,可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肺经,可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春季肝气旺,脾胃功能受到抑制,“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应注意调理脾胃。脾胃虚弱、痰湿重舌苔厚腻,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均可饮用此茶。
3.3经络操
八段锦第三节:调理脾胃须单举。我们从名字上可以猜出,第三式是帮助我们调理脾胃的。
调理脾胃须单举的具体动作为:(1)接上式,两膝伸直,松静站立;(2)左手的掌心向上托举,到胸前时转掌;(3)经过面部继续上行,上行到头的左上方,肘关节微微弯曲,指尖向右,掌心朝向上方,力量在左掌的根部。(4)右掌同时随臂内旋,掌心朝下,力量在右掌的根部,下按至右髋旁,指尖向前。略微停顿一会儿。(5)腰部放松,髋部下沉,两膝微屈,身体的重心向下移动;(6)左侧的肘关节微屈,向外旋动,左手的掌心由身前下落到肚脐前,手心朝上;右侧的手臂向外旋动,在肚脐前掌心朝上,同左手指尖相对。
“调理脾胃”是指该式功法的作用而言,“单举”指该式功法的动作而言。通过单举的动作来刺激并导引脾气上升,胃气下降,起到健脾和胃的目的。以导引人的形体为主,通过形体动作的导引,来影响五脏六腑的气机,以使得经络通畅,脏腑气血调和,筋骨强壮使形、气、神三者功能协同,以达到健美身形,完美身心,祛病强身的功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