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七月一班这一周的作业是啥吗?
翻腾?转体?那都太普通了,难度系数已经调到5255B,反身翻腾两周半再转体两周半屈体,我们的七月班班竟然要求大家创作一篇自己的脱口秀,并建议录制好同步音频。
前两周班里还只是周末唱歌娱乐,这一周就直接翻牌改语言类创作了,而且还是脱口秀形式,这是蓝翔技校要带着我们自学成才,还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要帮助我们开发潜能呀?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64814/a9a58ff6fb076b1c.jpg)
我准备对这一期的主题作业视而不见了,反正我没有能力说脱口秀,我更没有能力写脱口秀文稿,干脆躲在群里不发声,等悄悄挨到下一周换新主题就蒙混过去了,我是这么想的。
偏巧,理事会今天发布了以声会友的活动通知:
自即日起将重点鼓励和支持“图文+音频”的创作模式:
1. 重点发展带有音频的投稿专题,并逐步丰富完善专题品类;
2. 开展系列与原创音频内容相关的有奖活动,并设计音频相关专题的日常奖励机制;
前一阵子本年度简书好声音选拔大赛刚刚落下帷幕,在简书唱歌俨然一场新型文学盛宴,看起来,简书的“毒”,不仅仅是眼睛的,还有耳朵的,未来简村可读可听立体化,那后续岂不是还会有视频制作的创意设计,也顺便看看我们本人?
灵感的小鸟突然飞过来,也许我可以把我的《红楼梦》章回读书笔记读出来,做成音频内容配套上传一下啊,反正简书资产已经达标可以插入音频了,而且还是读自己写的东西,那读起来会相对轻松一点吧,只是额外工作量会很大,对个人朗读水平要求也比较高,就我这平卷舌都费劲的东北普通话,除了娱乐自己,好像对旁人无益,算了算了,摇摇头,快点赶走这个冲动的想法。
与其胡思乱想害死无辜的脑细胞,还不如琢磨琢磨主题作业赚点简书贝呢,话说有没有脱口秀速成秘籍啥的,我这原本要装熊的心思突然又活了。
度娘说,央视一套最早的《实话实说》就是脱口秀,而且在老外眼里,我们喜闻乐见的相声节目也是脱口秀,这怎么和我认为的脱口秀不一样呢?
我喜欢的脱口秀节目可是青春时尚搞笑不间断的,它是一个人说不带那些一本正经的嘉宾的,它是站着说却又不是单口相声那种传统老套穿大褂的,我心里的脱口秀模样好像就是李诞李雪琴,就是何广智徐志胜,我是不是被笑果文化固化了思维?
喜欢这样的定义,关于脱口秀,说talkshow就是一种嘚瑟,是你要在一个边缘游走,这个边缘就是你到底是糊涂还是清醒,如果你能清醒地糊涂,那脱口秀就好办了。
何广智说,你在脱口秀故事里说你买彩票中大奖了,大家没啥兴趣,你说奖金高达500万,大家更不喜欢你了,但是你说你赔了500万,大家就有兴致了,还会和你一起想怎么编出花样来。
这脱口秀,看起来得是悲剧的核,要以喜剧的形式绽放,一个人,一个麦,一群识货的观众,看着轻松愉快,可是怎么写啊?
知乎上有人教怎么撰稿脱口秀,这其中就包括黄西,他们还贴心地附上笑话梗制作图来。不过各自说了一堆理论后,我找到一点共识,就是一定要有日常生活中大量搞笑段子的积累,只有建立起相当储备数量的段子库,并不断收集、创新、改编,才可能根据不同人群和不同场合灵活摘选出适合的逗笑内容来。
完了,这一个海量段子的储备要求,就把想走捷径的我关在门外了,别说海量,我这和鱼的七秒记忆一样的脑子,哪怕就看一个段子我都记不住,更何况我还是个假东北人,我全身上下从小到大也没看见过一个幽默细胞啊。
那我在网上找找,拼凑来几个搞笑段子呢,好像也行,可是不原创啊,还是算了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大大方方承认自己不会脱口秀也没啥丢人的。
我准备大义凛然地摊牌了,我,真的不会脱口秀,这玩意太难。
弱弱问一下,交白卷也要音频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64814/0c4d3e089f8961c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