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教育每天写1000字
在教育上花了那么多钱,还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在教育上花了那么多钱,还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作者: 李彧飞 | 来源:发表于2018-04-28 01:49 被阅读0次

    “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早在2011年8月,一名教师曾在网上发帖指出,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

    另有永乐大帝二世撰写的《寒门再难出贵子》,提出了家庭教育所带来的思维方式对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巨大的影响。

    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广大网友共鸣。

    寒门再难出贵子,贫穷已成世袭制。

    有网友指出:

    “良好的教育确实需要大量金钱,胎教要钱,早教班要钱,各种兴趣班也要钱。”

    “我亲戚家的孩子才五岁,在教育上已经投入六位数了,学钢琴、芭蕾、绘画、英语,孩子一刻也不得闲。”

    “如今小升初考试比拼的不是学科成绩,而是奥数和英语。光是这两门就得家长砸钱去上培训班。”

    ……

    很多的父母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把所有的钱跟精力都花在了孩子身上。但结果呢,钱花个精光,不但学习成绩没提上去,兴趣也变得没兴趣了。

    相信看过还在热映的《起跑线》的父母,在笑过之后,一定被狠狠的戳痛了心。

    影片讲述了一对服装店老板拉吉和米塔,凭借着自己的经商天赋,以“暴发户”的形式步入中产阶级。

    米塔以为,正因为夫妻双方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使得他们只能待在中产阶级。

    为了改变命运,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夫妻俩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

    于是他们购买了昂贵的学区房,换豪车,穿名牌,学习英语和礼仪,假装成上流社会的人。本以为这样孩子就可以进入学校,却以“不录用店铺老板孩子为由”,遭到拒绝。

    政府为了改变教育现状,规定学校必须有25%的名额留给贫困生。

    夫妻俩开始装穷,骗过监督员的检查,搬到了穷人区。

    通过贿赂相关人员,夫妻俩最终为皮雅赢得了宝贵的入学名额,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捧腹大笑过后更多的是悲伤跟眼泪。

    不得不说,这样的现状在我国也普遍存在。

    招生更多的是看父母的经济实力和各项素养,而并非学生的天赋跟潜力。

    “招收贫困学生无利可图,招收上层阶级的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金钱,同时还能笼络社会资源跟人脉。”

    我们向来反对阶级分化,但阶级矛盾却根深蒂固,像一层坚实的壁垒无时无刻不存在。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学校会因学生学习成绩差,而勒令退学。

    这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要知道学校所存在的意义是教书育人,而并非只有升学率。

    但大多数的学校将重点放在了学校的排名而非学生的培养。

    话说回来,高考是块跳板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一个“好”学校把学生送到“好”的大学,概率确实大的多。但花费巨资,挤破头进入贵族学校,上兴趣班,补习班,这样真的值的吗?

    很多家长不明白,进贵族学校,上兴趣班,补习班的意义在哪里。只是看到别的家长在这么做,自己也就跟着做了,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随后你会发现孩子进入贵族学校对家庭乃至于孩子自身没有多大益处。而进入兴趣班,补习班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技多不压身,却是基于天赋兴趣上的有所长,有所成。

    与其花巨资让孩子进入贵族学校,上兴趣班,补习班,不如让孩子养成看书的良好习惯。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就是不喜欢看书,一打开书我就犯困。

    的确,人总是渴望得到更多的刺激,这比安静下来看一本枯燥乏味的书要有趣的多。

    在没有将看书养成跟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习惯之前,很难静下心来去看一本书。

    很多人都知道看书很重要,但到底重要在哪里却并不知道。

    活到老学到老。大多数人在大学毕业后就已经停止了学习。

    人不学不知道。这也是大多数人一生难以前进分毫的答案。

    我们常说贫穷限制我们的现象,但限制现象的并非贫穷,而是思维。

    我们的朋友圈生活的都是跟我们有着相同经济条件和相似思维的人。这就是常说的人与群分,也是社会阶级的分化。

    你的思维无时无刻不受到身边人的影响。

    比如,当你下定决心想要做成某事的时候,你身边通常会出现两种人,一种将告诉你这将是多么的难,是不可能办到的。另一种人会对你说,加油,你一定可以。

    或许你会采纳前者的建议而放弃,或许你会因为后者的鼓励而踌躇满志。但这两种人都不会对我们的人生有太大的帮助。

    我们需要的不是鼓励,当然也不是打击。而是一个站在客观立场,分析问题,理清思路,制定路线的一个人。而这个人往往不会在你的圈子里出现,他会出现在你不曾有过交集的上一阶层。

    所以关于脚下的路,我更习惯在书中寻找答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指出:

    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善意所铺成的。

    我们能感受到身边的善意,但这种善意经常让我们放弃许多本该坚持的东西。

    思维一团乱麻,如何有清醒的认知。多看书能让你厘清适合自己的善意。

    有人说,看书有什么用,既挣不来钱,也学不了一技之长。

    就像前面所说的,限制贫穷的并非想象,而是思维。你的圈子早已限制了你的思维,而看书会让你跳脱现有的思想桎梏,获得更大的自由。

    有人说,经常看书,会不会看傻。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并不好听的词——书呆子。如果只是单纯的去看一类书,就跟只会做题的学生并没有什么两样。看书过于片面,狭隘,不利于思维的拓展,所以要博览群书。

    有人说,天天看书,哪还有时间做其他事。

    其实很多的时候,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的日常安排并不合理。但看书确实能让你知道,在适当的时间里做该做的事。

    进贵族学校,上补习班,兴趣班,上大学都不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看书可以。虽然我们无法打碎整块阶级的屏障,但却能在上面撕开一道足以让自己通过口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教育上花了那么多钱,还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sw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