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发给我一个故事,想复述出来 但不论怎么描述似乎都没有原文那么温馨,就原文贴出来吧:
一名在纽约谋生的计程车司机,某日接到一通奇怪的乘客叫车。这经验让他印象深刻、感慨许久,于是在网路上匿名分享这个故事:
我接到电话,要前往一个地址载客。到达后,我按了按喇叭,但没有人出来。我打了电话,电话没通,我开始有点不耐烦。这是我下午准备接的最后一单,很快就要到休息时间了。我几乎已经放弃、准备直接开走。但最后想了想,还是留了下来。
我等了会,下车按了门铃。然后听到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说:“请等一下!”我在门口等了一阵,大门才慢慢打开。一个娇小的老太太站在门里,我猜她至少90岁了。她手上拿着一个小行李箱。
我向内瞄了一眼,惊讶地发现公寓内的景象。那里看起来简直像没人居住,所有家具都盖上了布,四面墙光秃秃的,没有时钟、没有装饰、没有照片或画,什么都没有。我只看到角落堆了一个箱子,里面都是老照片和纪念品。
“年轻人,可以麻烦你帮我把行李箱拿上车吗?”老太太说。我将行李放进后车厢后,然后回来扶着她的手臂,带她慢慢下楼走向车子。她感谢我的帮忙。“应该的”我说,“我对乘客都像对我自己的妈妈一样”,老太太笑了,“噢,你真的很好”她说。
她坐进车内,给了我一张地址,并要求我不要走市中心的路。“但那样就无法走捷径了,我们会一直绕道”我向她说。“没关系,我不赶时间”她回答:“我要去的是安宁疗养院”。她的话让我有些吃惊。“安宁疗养院不就是老人等死的地方吗?”我心里想。
“我没什么亲人,”老太太继续,“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那一瞬间,我决定关上里程表。“那我应该怎么走?”我问道。结果,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我们都在城市近郊穿梭。在车上,她指给我看她曾做过柜台的饭店。我们经过许多不同的地方,她和丈夫早年住过的房子,还有一个她年轻时曾去的舞厅。经过某些街道时,她也会请我开慢点,好奇地从窗户内张望,什么话都没有说。
我们几乎绕了整个下午和傍晚,直到老太太终于说:“我累了,我们前往目的地吧”。
在开往疗养院的路上,我们一句话都没有说。安宁疗养院比我想象的还小。抵达后,有两名护士出来迎接我们。她们拿来一张轮椅,我则搬着老太太的行李。
“所以这趟车总共多少钱?”她一边问,一边翻找着手提包。“不用钱!”我回答。“但你也要养家。”老太太说。“还会有其他乘客的。”我笑着对她说。我几乎来不及思考,就给了她一个拥抱。她紧紧抱住我,红着眼眶说道:“你让一个人生几乎走到最后几步路的老人,感到十分幸福,谢谢你。”我和她握了手道别。
回程路上,我发现自己在市中心漫无目的地游荡。我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也提不起载客的精神。
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初我没等到她?如果那时我找不到人,就直接开走了,她该怎么办呢?现在当我回想起那一天,我仍然相信我做了重要且正确的决定。
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停地被忙碌轰炸。我们得做更“重要”的事,更快、更有效率。但这位老太太,让我真正认识到了那“安静、有意义的片刻”。
同时也让我感伤,人生最后旅程的那种孤独和怅然。我们都必须花“时间与自己相处,享受我们的人生”。
我们都应该在急忙按喇叭前,更有耐心地等待。然后,或许我们才会看到,真正重要的事情。
“真正的快乐,不是来自于舒适、财富或别人的赞赏”,而是【做了有意义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