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日更已经有二十几天的时间了,日更的内容有因为某件事而认真构思写成的“长篇大论”,也有随意抒发的感想,当然还有为了凑数而硬写出来的内容。
这样的坚持对我来说是有好处的,最显见的好处就是写作这件事对我来说越来越简单。
我之前有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也写过网络小说,但都没有太好的成绩,因为没办法坚持。每次写的刚有些起色,就会倍感压力,开始怀疑自己,然后纠结,痛苦,断更……循环往复,写作于我来说从乐趣变成了折磨,很多时候我宁愿下载一堆无聊的小游戏来来回回的玩,也不愿意打开电脑看一眼我的文档。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怀疑自己,觉得自己可能根本就不适合写作,写出来的都是丢人现眼的东西,自己都看不下去,纯粹是浪费时间,还是不要再写了。
调整了好长时间之后,我决定先回简书来写点什么。
我应该算是简书很早的用户了,第一次注册app是在15年,当时觉得简书是个很自由的地方,不像很多平台有相对特定的文章体裁。这里的很多文章质量虽然不能说有多高,但类型和脑洞真的是各种各样,很有意思。
所以在重新想要开始写作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简书。
这里也的确让我重新拾起了对写作的兴趣。登录第一天就看到了日更挑战,然后果断加入,日更到今天。为了日更,我有意无意的留心生活里所有可以被记录下来的内容,一想起什么就立刻写出来,反正我知道,在简书写什么都不会被嘲笑。
慢慢的,我对写作这件事不再那么抗拒,它又像以前一样,对我来说像玩个小游戏一样随意自然了。
但与此同时,它对我也产生了负面作用。
现在在简书上活跃的,大都是热爱写作但实力欠佳的小白,或者只为兴趣而随意记录生活的业余写作者。大神当然也有不少,但跟这里的创作者总数相比,只能算是凤毛麟角。
而简书现在的首页推荐,已经不再像过去的首页投稿一样有专人审核了,都是机器推荐。也许是为了让更多人有上推荐页的机会,机推的规则好像不是看质量和人气,很多很水的文章都会得到推荐。这在某些程度上能起到很好的鼓励作用,但它的负面影响就是质量相对比较低,有很多文章内容很水,尤其那些讲简书钻、贝,和打鸡血探讨如何变现的。
这样的文章偶尔看看没什么大碍,但看多了,会造成负面影响,不仅不能提高写作能力,还会使它退化。
尤其是对很多如我一样写作能力尚待提高,发挥不太稳定,容易受影响的人来说。
翻出我去年写的东西做对比,能明显看出最近写的东西格局变小了,内容全都是围绕着我自己,我进步了,我退步了,我好了,我坏了,我努力了,我颓废了……人的确应该多关注自己,常常自省才能不断改变自己。但一个写作者,心里不该只有“我”。
在去年做公众号时,微信里有个比我起步早一点的好友,当时他一片文章的点击量少时几十,多时上百,并不算太多。后来我因为家里的一些变故停下了公众号的运营,时隔一年再看那位好友,他早就开通了广告主,现在一篇文的点击都在两三千,而且每篇都有不少人评论和赞赏。
读过几篇他最近的文章之后,我越来越感受到了跟他的差距。他的文章也追热点,但对每个热点都有他自己的观点和解读,而且格局很大,从不做片面的评断,很客观理性,也很有说服力。我曾经以为只要我努力的写,很快就能追上他,但事实却是他越跑越快,我越拉越远。
把他的公众号翻了一遍之后,我才发现我跟他真正的差距并不只在写了多少篇文章,而在于平时所读所看的东西,他读书的数量虽然跟我差不太多,但那些书的质量却比我读的高很多。我是有选择困难症的人,读书也没什么系统的计划,看到什么就读什么,而且一旦读了就一定要读完。
尤其是最近,我常常因为把有限的时间都用来写日更的小文章,而占用了不少读书时间,没有输入,只能硬着头皮输出,所以写出来的东西越来越空洞无聊。
简书是个很自由的平台,但正因为自由,才更应该约束自己,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水平的提高还是应该靠阅读来实现,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对于写作这件事情来说,读其实比写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