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圣人,君子

圣人,君子

作者: 赦醉_ | 来源:发表于2018-01-21 10:53 被阅读93次

    孔子曾对他一生有个评价:“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说自己是君子,实际上他已经是圣人了,因为他不仅“知天命”,并且还“从心所欲,不逾矩。”

    他十五岁而有至于学,因为他要重振家族,要去学习,出仕,为社会做出贡献。他立了“志”,这个志向就是学。

    经过学习,他“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立”不仅仅是立在大地上,而是立于世,知礼于世(不知礼,无以立),孔子三十而知礼,有了声望。他十五岁至三十岁都在勤奋的学习。

    “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不被诱惑,被迷惑,不被困惑。孔子已经有了抗拒的能力,他想做官为国家效力,途中肯定会有金钱,利益,不正义的手段等等。他不会为了做官而去为之所动,他会抗拒,会解决,他会抱着理想继续走。

    到后来,就“知天命”了。五十岁知道自己的天命,天命又是什么,它就是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要担当,要承担的是什么。孔子五十岁知道,他开始为自己的天命而行,就像“学,问,思,辨,行”,他学了,思考 了,辨别是非了,就要做出来。

    孔子的天命是什么?在社会上混?找个工作挣钱?更有声望?并不是。他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他要重振孔门,使家族复兴,使人人都有学习的机会,让社会更加美好。这就是“天命”。

    我们的天命是什么?“志”又是什么?人,要有志,没有志向,也不会知道自己的天命。更不会从心所欲,不逾矩。我的志向是什么?“志”不仅仅是找到工作就什么都满足了,还要去创造,要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这也是天命,是上天给予的,更是自己要去承担的。

    “六十而耳顺”,孔子六十岁就能听进去别人说的话,别人的批评与建议。

    生活中,许多人一听他人说自己怎样,这个怎样,那个怎样,就大发脾气,很恼怒。这就不是耳顺了,我要努力达到能听得进去别人的话,听得进去别人的建议,以及对自己的批评。听得进去,才能使自己进步,成长 ,变得更好。“耳顺”的基础就是知天命后的坚定不移,知天命后去做,然而这个做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许多波折,这时就要耳顺了。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说,孔子七十岁的时候可以从心所欲的做事,然而同时又不跨越规则。这时的孔子,可以说已经“自由”了,自由而又不会被规则惩罚,这是自律的一种表现,超脱的表现。

    只凭礼法制约,却难免约束得人没有一线生机,所以只有发展人心中“本仁”这一潜能,孔子有那种仁心,有礼节。这也是他人生的一直在学的过程,从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学无止境,他询问,思考,学习,然后毅然立于天地之间,知礼而立。慢慢的,他有了对一切事物抗拒的能力,不被诱惑,之后知道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所要承担的责任,所要为世界做的事情,从而去做,去听取别人的意见,让自己提升,到了最后,让自己随心所欲地做事,但又不能超越平常的法则,这是自由。

    能够真正做到自由的人没几个,然而一点点提升,懂礼,以仁待人,让自己有了更大的进步。这就是孔子,一步步从小人而到君子,最后成为圣人,让自己自由。为社会的贡献也永不会被历史抹去,我们铭记着他,向孔子学习,学无止境!

    问问自己,有没有志向,自己要学什么,天命又是什么?在承担这个天命的过程中,自己就会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圣人,君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zz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