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年间,曹魏政权的星星之火,不断相传。三国之间战乱不断,烽火四起,只有朝廷的勾心斗角,不知谁在潜伏,暗谋着什么……
乱世之上,又当何去何从?第一种人一心选择出人头地,结果自己乱入其中,陷入困境;第二种人隐居山林,以至于一生碌碌无为,不为人所知;还有一种人一直坚持自己的兴趣与志向,与高人一起畅谈政治,文学,最终成就自己。我们今天要谈论的就是最后一种人-----何晏。
当曹操的名号响彻中原时,小何晏才刚刚七岁。因为从小明慧若神,通过了曹操对他的种种有意无意的考验,所以曹丞相把他视为掌上明珠,甚至想立他为养子。但是何晏偏偏在地上画了一个方形,自己坐进去,一天都不出来。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小何晏想都不想,脱口而出的说:“这是我何家简陋的小房子呀!”何晏啊,何晏,这对于他来说可是千年不遇的大好机遇呀!有了魏王曹操做父亲,中原万里江山,珍珠财宝,享不尽的荣华富贵都唾手可得,为何不抓住这时机呢?慢着,我们要想,做曹操的养子可是要改姓为曹的,那何家从此就不复存在了,这是要被天下人所耻笑的。“何”是我的姓氏,更是我的血液中的一部分,永远流淌不熄。
由此可见,幼年的何晏就如此有原则,珍惜家族血统,聪慧过人。但是为了在乱世之中存有一定的地位,还是要付出心血,遇到很多麻烦的,活着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长大后,何晏担任了吏部尚书,非常有威望,开始转身投入“中年政治实力派”。以玄学为基本命题,注解《老子》。结果就在著作注解完后,何晏与王弼碰面,正巧他也将《老子》完了稿。何晏一看王弼的注解,立刻目瞪口呆,完结一本书的成就感荡然无存。 王弼的注解犀利,直刺要害,且词藻精美。他不禁叹曰:“哎,王弼这种人物,可以讨论天和人等事物了!”此后,何晏谦虚下来,日复一日努力学习,先后又注解了《道》《德》两论。
由此看来,何晏有着极其强大的名士朋友圈。他不同于我们之前的建安人物,不是退隐山林就是争名夺利。何晏则是身处动荡时代却既不与时代脱节,又不致使自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这就是何晏,既是小时候就有个人的荣辱感和聪慧过人少年天才,又是开辟出“玄学清谈,避世贵生”的政治高手。尽管学问高深却宽大不妒,虽然作为清谈领袖但是赏识后生,真是“魏晋风流,名士风范,乱世中一朵绚烂又不张扬的花”,人皆该仰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