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之日本文化印象
三悦读书会(线下)NO.4
用阅读创造幸福
-- 引 --
2020年的第二场读书会,关于“看世界”系列主题。
这一期读书会是偶然灵感。原本在上周举办完“最”书单后,就决定暂时休息,全心带娃,以及做好个人复盘,以及筹备春节后的梦想清单专场,结果周天晚上突发灵感:MUJI银座店开业,可以借此机会,来探讨日本文化,以及进行中日对比——这就是一种理想与现实,阅读与看世界的结合。
说干就干!于是,周一发出邀请函,周二提前去探店顺便物色场地,以及顺活动流程。
探店结束回来接孩子放学,路上正好遇到青岛初雪,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初雪与日本文化之间,也有一种链接,特别想拿起川端康成的那本《雪国》,坐在窗前,煮糊茶,看看窗外的飞雪,过着柔软的毛毯,看看书,写写随感~~
有时候,
不敢想太远的时候,
就去做好当下。
边行动,
边成长。
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
每一步都算数。
当你时间花在哪里,
收获就在哪里。
某一个瞬间,
你会发现,
原来遥不可及的梦想,
会离自己很近。
你也会发现,
幸运真的会来临。
-- 起 --
越来越美的小喆,
越来越忙的胜强,
还有新认识的朋友,
做考研培训的李老师。
四个人,
两个半小时,
在日式环境中,
了解日本文化,
探讨日本文化的优缺,
不断触摸真实的日本,
Merry Christmas
READINGHAPPY
第一个阶段,
是寻找“最”日本活动。
每个人在规定时间内,
找到最具日本元素的物品。
书友的“最”日本
→
第二阶段的破冰游戏,
按照主题玩“帐篷游戏”。
每个人对日本有不同程度的理解,
又有不同的欣赏角度,
当然也有无法理解的维度。
🔼书友们寻找的“最”日本元素
小喆
日本的匠人精神,最令我钦佩。
李老师
日本的细节控,让日本文化动人。
池书
日本的极致追求,让他们有了细节的关注,而这就是匠人精神与传统的传承。
胜强
日本的前进一点,就是他们的价值和创新所在。
-- 承 --
在“最”环节介绍,
大家都探讨了对日本的认知,
以及探讨不理解的部分。
在这个交流过程,
把对日本认知中,
新添了一张拼图;
又再次,
打开了自己的边界。
不论是小喆探讨匠人精神对日本极致行为的影响;还是胜强分享的日本发展在于能用开放的眼光,去取舍外来文化,并合理化去发挥应用;还是池书提出的去理解,才能更好地看待外来文化,才能学会从中取舍;抑或李老师提出的疑惑,日本人为何如此极致美,以至于在自杀这件事情上,也如此极端和极致……其实,这都是日本文化的一方面,但这些又能汇聚在一起,向上一层探讨日本文化魅力的底层逻辑:极端。
匠人精神,是一种专注的极端;自杀的“热衷”,也是两种极端;小而美,是一种细节的极端;传统的传承,也是一种对文明的极端……
-- 合 --
最后一个环节,
就是“最”书单推荐啦!
来看看大家的推荐吧!
书单推荐
→
池书:《细雪》
如果要推荐最有日本文化元素的书,我推荐谷崎润一郎的《细雪》。这本书讲述的,是没落的莳冈家姐妹的故事,围绕老三雪子的婚恋,来介绍日本的传统婚嫁,社会习俗等传统细节。
比如在雪子的婚嫁事情上,因为门第观念,导致错失最佳婚嫁时间。而在婚嫁事宜上,严格遵守介绍人参与的相亲传统方式,男方下庚帖(照片),女方调查满意后递上自己的庚帖(照片),男方调查满意后,介绍人牵线,双方正式见面……
再比如谈到雪子的传统,整本书都是在肯定与褒扬;而接受西方开放文化,自主恋爱的小妹妙子,整本书则是在被批判的。还有谈到无男孩家庭,继承家产的女儿需要招上门女婿;往往是长女……
总之,这本书,让你能够了解一个传统日本的风俗与传统,原滋原味。而这个,你又会发现,与中国的一些传统有很多类同的点,
小喆:《日本女人 温柔的革命》
我家里有两本日本文化的书籍,就这一本,我看了很多次。
这本书,用对话的方式,来与不同领域获得成就的女性来交流,探讨她们的价值观和信念,她们的成功与秘诀。
虽然看过很多次,现在隔了很久再来拿这本书,我发现,我以前划线的部分,现在依然非常认同。就像有句话说的,“一个人是读过的书的总和。”我现在,也活成了书中的样子,也就是我想成为的样子。
李老师:《 幻夜》
这本书也是东野奎吾的作品,延续一贯的悬疑路线,与《白夜行》是类似的故事,只不过角色对调了。
在这本书中,让我觉得最日本的元素在于,男女主人公一个人生活在“阳光”下,一个人却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为了保护对方,双方不能见面,只能比如在咖啡馆外偷偷看在里面坐着的另一方。尽管如此,两个人依然保持着默契与契合,而且为对方牺牲自己的所有。
这种我看来有点不可理解的关系,两个人已经超越了爱情和亲情,将两个人活成了一个人,这就是日本极致/极端主义的一个象征或者方面。她们把对方活成了自己的信仰,而信仰的力量,坚不可摧。
胜强:《简素》
这本书是日本儒学家、思想家冈田武彦晚年对日本文化特质和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所做的高度概括。人们都以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最深的是儒教,其实不是,是佛教。比如一休的故事,日本的茶道,随处可见的禅意,这都是来自佛教。
这本书通过对日本人的性格特质,来对日本的语言、文学、书画、雕刻、建筑、庭园、料理、陶瓷、茶道、武道、音乐、神道、宗教等的透彻解析,及对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的比较之基础上的,让我们对日本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
胜强
-- 续 --
用阅读创造幸福,
从阅读帮助成长开始吧!
新一期“梦想清单”专场即将开启,
欢迎一起用梦想,
描绘2020蓝图,
成就全新的自己。
更多精彩
(更多精彩,请关注“池书木易”)
——THE END——
编辑:池书
阅读|读书会|书单|笔记
同名公众号 :池书木易
新浪微博:@池书木易
网友评论